第314章 善因结善果

第314章 善因结善果

崇光县?这地方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众人不约而同在心里想,丞相第一个反应过来,这是江染的祖籍!

此人从他手上逃脱之后被贺九思救进了宁王府,春闱过后又随文徽明去了岳州,他以为这个人已经彻底从邺京消失了,没想到竟然还能听见他的名字!

“世子的这本‘闲书’想必大有来头吧。”

丞相淡淡道,语气不阴不阳。

明若昀故意气他,一脸庆幸:“相爷见笑,江举子随文状元去岳州前曾在鄙府上借住过一段时间,这本书是他临走前不慎落下的。

下人们打扫的时候原本要扔掉,我见上面写的风土人情十分有趣便留了下来,没想到竟然有意外收获,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种善因结善果’吧。”

怕丞相想不起来江染是谁还好心提醒:“江举子就是那位状告前利州督学买卖监生资格的考生,他还有幸去相爷的寿宴上沾过喜气,不知相爷是否还记得他?”

丞相汲气,五指收拢。

他当然记得,此人断了他和雍王在利州的财路还搅了他的寿宴,他岂会忘记!

“多谢世子提醒,老夫记得。”

丞相面沉如水,心里却已经将明若昀杀之而后快了,恰好县志传阅到了他手上,他接过来快速浏览,指着某处奇怪道:

“这县志上说也有义商将买来的存量直接运去了幽州,此等义举,怎么不见当年王爷在军报上提过?”

明若昀心说当然不能提,白麓一战云州向幽州增兵十五万,加上当地的驻军,总计接近二十万之数,八万粮草不过杯水车薪。

那些义商都是接到他的命令在各地屯粮的掌柜,万一朝廷顺藤摸瓜查到日月楼的头上,他岂不是自己主动将话柄交到朝廷手上。

见招拆招道:“相爷的这个发现本公子也察觉了,方才在来的路上也仔细回忆了一番,父王好像从没和本公子提过。”

说着颇为伤怀地叹了口气:“大概是因为本公子那时候年岁还小,他老人家觉得说给一个孩子听没什么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