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主动权一直在朝廷手中,而且朝廷对于藩王造反早有准备,所以诸侯王造反是很难成功的。
历史上也是如此,刘濞几乎将吴国14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征走了,就是要殊死一搏,和朝廷斗到底。
相对刘启来说,刘濞才是一个真正的赌徒。
他就是要赌匈奴会南下,就是要赌朝廷没有用兵之才,就是要赌各国之间齐心协力,共同对抗中央朝廷。
很可惜,他一样都没赌对,吴楚30万联军连梁国都没拿下来,硬生生的被周亚夫破掉。
更别说现在缓缓削藩,只要政策不太激进,将全国都逼起来,那削藩还是一项很成功的政策。
当初刘恒之所以没全力削藩,是因为不想大动干戈。
刘恒极为推崇黄老之学,对他们是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能放一马就放一马,这才造就了他们如今的强大。
但刘启他们血缘关系越来越远,而且矛盾越来越大,已经不可调和了。
眼见太上皇明里暗里都向着刘启,群臣在傻也明白了。
这次怕是没办法改变刘启削藩的决心了。
都怪该死的晁错!
晁错,我***!
———————————
离开了皇宫,群臣齐齐跑到晁错家中,打算给晁错一个交代。
群臣:小样,打不过苏丞相,还打不过你不成?
等群臣来到晁错家中,却发现晁错家里连妻儿老小都搬走了。
群臣一问下人才知道,原来是晁错早已料到群臣会报复,因此带着妻儿老小搬到了皇宫的府里居住。
跑得还挺快!
刘邦时期实行“上五休一”的休沐政策,刘恒时期虽然放宽了,允许官员可以回家居住,但皇宫中还是有每个臣子的府邸。
群臣恨得要命,即便晁错不在,也没有放过他的家,将他的家砸了个稀巴烂。
因为文武齐上,再加上晁错平时得罪的人实在太多,所以大家丝毫不害怕刘启会怪罪,整整齐齐地前去找刘启请罪。
法不责众,刘启也不能怎么罚他们,只能罚了些俸禄了事。
不过在群臣走之前,刘启还是警告了他们一番,“诸位,今天我把话说清楚,不要怪我日后无情。
不管有没有晁错,这个藩,朕是一定要削的。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我知道匈奴的事情很耻辱,可我们已经对外忍了50多年,都已经忍过来了,又何必在乎这几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