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登基前的准备

要不然你以为,你父皇怎么46岁身体就受不了了?那都是累垮的。”

他脸上顶着两个黑眼圈,和个大熊猫一样,苏云也不想强迫他,“反正还没传位,你要不想干,我就去找你父皇聊聊,这时候反悔还来得及。”

一听这话,刘启赶紧反对,他只是抱怨一番,并不是不愿接皇位。

“唉唉唉,别别别云伯,我都接了,现在出尔反尔不太好吧……

而且看到父皇平常的工作那么累,我身为太子,自然要给父皇分忧啊!”

苏云点点头,对他说得还算满意,要当皇帝了,成熟了不少,情商比原来高了。

苏云回到位置上坐下,“你来找我有什么事?不可能就是为了来说这些吧。”

刘启赶紧上前换了一副讨好的表情,并拉起了苏云的腿,给苏云捶腿。

“什么事都瞒不住云伯你呀,我这不是还有一个月就要登基了嘛,新帝登基应该要三把火,你看我这火要烧到哪去好?”

见他这么真诚,苏云决定指点指点他:“我当然知道你该怎么烧,但你不能什么事都问我呀,你说我听听你的想法,我来给你完善完善。”

有了上次对刘盈教学的经验,苏云对刘启的教育,从来都是引导式的,让刘启能够真正地动脑子,让教育不那么死板。

不得不说,老刘家的基因是真的强大,刘恒、刘启父子二人都聪明得很,但刘恒为人更沉稳一些,刘启性格就相对的跳脱,做事情有些太急躁。

可能性格方面遗传了窦漪房,因为同为窦漪房儿子的刘武自己也见过,和刘启也是一个性格。

“这第一把火呀,我还是想烧在巴蜀地区。

我曾看过云伯对巴蜀地区的详细规划,如今第一个阶段也算完成了,该开始第二个阶段了,对巴蜀地区进行建设。

云伯你对巴蜀地区的建设,今年已初有成效,粮食比去年产量翻了两倍有余,这可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见识到朝廷投资的力度,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前往巴蜀,这就需要朝廷出资出钱,来对巴蜀地区进行建设了。

入蜀的道路共有五条,我都粗略估算过,最后发现子午道和褒斜道是最好、最快的入川道路,建设这两条道路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是最少的。

我打算今年征收一批徭役,先由朝廷出钱出粮建设子午道和褒斜道,让百姓迁入巴蜀地区会更方便。

另外,还要加强对巴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像当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朝廷要拿出一部分钱来修缮一下,并扩大一下都江堰的规模,使它能做到灌溉整个成都平原。

至于,巴蜀地区的农业发展,我有一套详细的方案,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云伯你看看。”

刘启说着,递上来了一卷挺长的竹简,里面写了很多东西,看来是真的下功夫了。

由朝廷出面,租借给百姓铁制农具和曲辕犁,前两年由朝廷出资免费租借,之后按收成,朝廷取定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