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王若予

“请管家下旨诛九族以正典型。”

别说皇帝,顾廷烨的手都开始抖了,这要是光流放或是罢官还好说,本来也没受到什么伤害,就算日后查明真相了也伤不到他们分毫。

但是你若是真的诛九族,那就是惨案血案,未来若是翻案就又是一桩血案,可这证据怎么来的他们自己明白。

跪在中央的人结合自身处境也是明白了现在情况,他本就刚正不阿,看不惯太后把控朝政,看不惯皇后的作风,看不惯桓王顾廷烨等人,如今这情况,他直接闭嘴不言。

说了也没用,两方势力的争斗,这大宋,,呵呵,自古都是文官的天下,顾廷烨和禹州来的蛮子都嫩了些,可惜了,他还挺喜欢他的脑袋的。

最后皇帝以证据不全为由压着容后再议,只是这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后面又被百官送进去不少人,你问就是有谋逆之嫌,毕竟都和贵妃聊过,你说没有就没有?他的保护伞是你吗?

皇帝原本是打算压几天,意思等气消了让人去求一求,改为罢官流放就结束了,既然做了就必须弄出点利益。

可是大臣们也是这样想的,那人也是个狠的,留下几封书信传出去后就上吊死了,别问为什么衙役不时时刻刻守着,实在是从前也没这规矩。

死前还在地上用血写了一个大大的冤,那人也是曾在蜀地做官,整顿民风不说,还给那边带去了大夫和老师,到如今那边教书的先生一半都是他教出来的那一批。

一个战略要地突然就变得不稳定了,而且那可是蜀地啊,易守难攻,常人过去没有向导九成都会迷路。

皇帝早在知道那人死了的时候就开始让人压下流言,并且让顾廷烨又去弄了些切实的证据,现在死了就只能是畏罪自杀。

可惜,证据这东西你想要多少有多少,很多皇帝可以睁眼说瞎话,也有很多皇帝只能拼命的往正义那条路上站,本就是捏造出来的证据,哪有什么正义?

一方起义各地的藩王宗室也都开始观望,他们缺一个马前卒,所以那些起义军没有多少损伤的一路前往汴京。

大军又不敢轻举妄动,外面的异族可不止一个,这玩意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敢离开一队兵马那他们绝对能在少人的那部分快速打开一个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