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大臣的眉头也皱起来了,有道理,但是槽帮为了帮私盐主谋解决后患要杀一个在风口上的县主?这人要是死了明显怀疑当今皇帝和他们这些经历过那场动乱的人更多吧。
“县主刚是说齐国公府有人给你下毒?”后宅纠纷和前朝纠纷,这虽说两者有时候确实可以混为一谈,但是不管是槽帮还是顾廷烨,这能将手插进平宁郡主所管的后院?
不是他们高看平宁郡主,这自古能在宫中好好走出去的人哪有什么简单的角色?更何况这平宁郡主先后跟过两任皇后。
“此事本县主也是昨晚刚发现,这与哥哥弟弟商量之后觉得只有官家和各位大臣能保住我,毕竟贵眷后院那些人都敢动手,实在是,,怕助长他们的气焰。”
本以为是卖惨,结果来了个收割,这最后一句怎么都不像弱女子,官员问到这就知道没必要了,这人绝对是做好十足的把握过来的。
哪怕他现在对事情已经有了些分析,但还是为顾侯和齐国公府默哀,证据确凿,他帮不了什么。
内有众臣旁观,外有百姓监督,皇帝当场下令让人去查,太后派了两个人彼此制约监督,当然,黑商的事情是真,槽帮的事情也是真,可是皇帝查来查去都没有槽帮帮顾廷烨运私盐的证据。
而且更是找不到顾廷烨下令去处理私盐的的证据,一切不过就是白家掌柜和伙计自己动的手,而槽帮只是跟顾廷烨私交甚好。
而齐国公府就是单纯的郡主身边的嬷嬷下毒残害县主,一天时间,皇帝交出的这个答卷无人满意,都觉得是皇帝包庇顾侯和平宁郡主。
外面的百姓直接将官衙和国公府,侯府都给围了,甚至有些宗室还打着为皇帝好的名头上折子,就一句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官家莫要为庸人自扰,先皇早有决定。’
这话说的,当初先皇说让顾廷烨不得入仕,后面先皇早逝,所以让顾廷烨入仕也成了皇帝的一意孤行,再加上皇帝说什么三日后处理盛家的事情,结果第二日盛弘就企图杀死发妻。
这也成了皇帝的错,明明可以第二日就处理的事情,非要拖三天,弄得王氏差点死了,太后知道这件事直接在宫里乐的不行。
前脚还担忧皇帝真的因为之前的举动收获民心,如今看来是她想太多了,这皇帝蠢就算了,身边也都是些又蠢又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