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渊看着他,眼神变得热烈,意味深长:“如果你能留下~~。”
苏长安:“……”
苏长安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默默叹气。
小主,
——明天,必须跑路了,被人惦记的感觉很不爽~。
大儒们兴致高涨,推杯换盏,言谈间尽是学识交锋,甚至隐隐带着几分争锋之意。
然而,在这场盛宴中,苏长安却是喝得最快、最多的那一个。
——不仅是因为酒兴上头,更因为他真的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仙人之姿”。
风可起,雨可落,天地可感知!
方才,齐文渊随手示范的“雨来”之术,虽然是天元境之上的破界之法,按理来说,他一个连天元门槛都没摸到的人,根本无法施展。
可问题是,苏长安懂科学!
天元境者,真气融于天地,可操纵环境气机,而苏长安的理解方式则完全不同——
空气流动?冷热交替?大气密度?
在旁人眼里,天元境的修行者是“通天彻地,掌控气象”,但在苏长安的认知里,他们只是“无意识地影响了大气物理规律”。
于是,当他的真气缓缓扩散时,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空气层的温差,冷热空气的密度差距,甚至可以精准地判断出如何引导风雨。
再借助那些行之有效的法术施展。
——这下好了,他也能玩“神仙手段”了!
哪怕只能操控局部区域,但光是这种感觉,就让他有一种“掌控天地”的畅快!
所以,他喝得更快,心情愈发高涨,胸怀襟怀也被酒意冲刷得豪迈无比。
接下来几大儒暂时苏长安是否天元境的疑虑埋在心里。
酒过三巡,兴致高涨,谈学论道之余,气氛竟意外地燃起了几分争锋意味。
——从最初的学术讨论,到诗词对弈,话题转瞬之间便化作了一场文坛“杀局”。
白敬之先是抚须笑道:“诸位皆是饱学之士,既然难得相聚,怎能少了风雅之趣?不如以诗言志,各抒胸怀?”
楚怀风豪气大笑:“此言甚是!今夜酒酣耳热,正该高谈阔论,吟风弄月!”
齐文渊虽一贯沉稳,但此刻目光也微微一亮,举杯轻摇:“诗酒文章,风骨所在。”
众人皆是当世一流的大儒,这等场合,自然无人甘愿落于人后。
“既如此,便由老夫抛砖引玉。”白敬之放下酒杯,朗声吟道:
“明月清风共酌,儒道圣贤长存。”
诗句虽短,却苍劲有力,映衬着院中皎洁月光,令人心神一震。
楚怀风一听,笑着拍桌:“好一个‘儒道浩气长存’!”随即毫不示弱,昂首而吟:
“青锋出鞘斩魍魉,圣贤正气镇八荒!”
此句一出,众人纷纷叫好。
——圣贤气护世,风骨如刀,这正是书院之人所推崇的风采!
江元封端起酒盏,目光深远,朗声接道:
“身虽入尘,心可化光,书卷万千镇浮世,文道百世照穹苍。”
他语气平缓,然意境深远,白敬之闻言,不禁微微颔首:“大长老果然不同凡响。”
苏长安原本只是悠然看戏,听着他们一个个文采飞扬,不急不躁地喝着自己的酒。
但酒已过量,他早已有些上头了。
——这让我们新晋“神仙”的心情,不可抑制地高涨起来。
明知道明天就要“跑路”的,可这一刻,仍觉胸怀广阔,襟怀洒脱,意气风发!
他放下酒杯,长身而起,衣袍翻动,抬眸望向夜空。
——此刻,繁星闪烁,天地辽远,月色如洗,酒意炽盛。
忽然间,一股狂放的豪情涌上心头。
于是,他狂笑笑一声,缓缓开口,朗声吟道:
为乾坤立心,为苍生立命,为圣道续绝学,为万界开太平!
轰——!
苏长安诗成瞬间,天地间仿佛有无形的巨手拨动了规则,整个夜空随之剧烈震荡!
狂风骤起,如奔雷掠地,裹挟着浩然正气,席卷整个文思阁!
院中烛火被吹得疯狂摇曳,火光扭曲成狰狞的形状,映照得院墙投下诡异斑驳的光影。
书院四方的古木被风撕扯得猎猎作响,树枝弯折,枯叶漫天翻飞,仿佛有无形之力在搅动苍穹!
天空深处,雷霆炸裂!
原本皎洁的夜幕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搅动,大片乌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翻腾蔓延,如同神只的衣袖拂过天穹,将星辰尽数遮掩!
月华黯然,星河溃散,天穹深处,竟有一道璀璨雷光自云海之中缓缓浮现,宛若某种古老规则在苏醒!
文思阁四周,浩然正气与天地灵韵交织,竟然开始自然共鸣,涟漪般扩散开来,触及书院各处!
——整个书院,都在震动!
砰!
远方,藏书阁的一方古碑无声裂开,一缕缕浩然光辉自碑石缝隙中透出,似是在回应这一诗句。
崇文学院深处,数座石雕骤然震颤,仿佛受到天地威压,表面浮现淡淡的金光,雕刻上的圣贤刻字,竟隐隐绽放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