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同甘共苦”视角的试炼

仔细回想一下,丛泰安以前也跟自己讲过这段故事。

那个时候王轮的内心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技能,足以独当一面,甚至开始轻视老师傅的教诲。

终于有一天,这位徒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硬生生地将丛泰安赶出了机械厂。

丛泰安离开时,眼中满是不舍与失望,但他并没有因此怨恨徒弟。

相反,他深知徒弟在机械操作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担心他日后会因此犯错。

于是,老师傅一次次地回到机械厂,试图再次辅佐徒弟。

但每一次,他都被徒弟无情地赶走。

这个故事在林芯曈的梦境中反复回荡,让她不禁深思其中的道理。

她渐渐明白,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关于人性、师徒之情以及面对背叛时的宽容与智慧。

丛泰安的宽容与无私,不仅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即使面对背叛与伤害,也应保持一颗宽容的心。

用智慧去化解矛盾,而不是盲目地怨恨与报复。

正当林芯曈沉浸在深思中时,一个古代名人事例突然跃入她的脑海。

与这个故事几乎如出一辙。

那便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与其弟子冉有。

冉有曾是孔子门下的一位得意弟子,深受孔子的器重与教诲。

然而,在后来的一次政治斗争中,冉有却背叛了孔子所倡导的仁政之道。

站在了孔子的对立面。

面对冉有的背叛,孔子并没有因此怨恨他。

相反,他深知冉有在治国理政方面仍有不足,担心他日后会因此误国误民。

于是,孔子多次尝试与冉有沟通,试图引导他回归正道。

虽然冉有并未完全接受孔子的教诲,但孔子的宽容与智慧却赢得了后人的敬仰与传颂。

随着意识的逐渐清晰,林芯曈的视角再次聚焦于虚境里。

这一次,她发现丛泰安已经来到了光豚机械厂。

他的身影在光豚机械厂旁边废弃的机器和堆积如山的垃圾堆中穿梭,熟练地收拾着那些被遗忘的废弃物。

就在这时,丛泰安的目光被光豚机械厂董事长焦急的神情所吸引。

董事长站在三个欧洲专家身旁,那些专家正围着几台调试中的机器眉头紧锁。

原来,他们从欧洲远道而来,却意外地发现这些机器的调试异常艰难,五个小时过去了,仅仅成功调试好了两部。

董事满是无奈与焦虑,他知道,这样的进度远远无法满足工厂的需求。

就在这时,丛泰安鼓起勇气,主动走上前去,用他那坚定的声音介绍起自己。

然而,他的这番举动并没有得到欧洲专家的认可,反而引来了一阵冷嘲热讽。

他们不屑地打量着这位年过半载的人,仿佛在说:“就凭你这把老骨头,也想调试好这些精密的机器?”

但董事长并没有对丛泰安的举动不屑一顾。相反,他以一种近乎感激的眼神看着丛泰安,热情地邀请他上前尝试。

丛泰安没有退缩,他坚定地走到机器前,开始仔细地检查起来。

就在这时,王轮急匆匆地赶到了机械厂。

他本是来请欧洲专家去调控一些故障机器的,同时也意外地发现了丛泰安正在调试机器。

当时丛泰安开始调试后,王轮也跟着那些欧洲专家冷嘲热讽起来,仿佛在看一场笑话。

然而,一个小时后,奇迹发生了。

丛泰安竟然成功调整好了二十台机器!

那些原本故障频发的机器,在他的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欧洲专家和王轮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满。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竟然拥有如此高超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