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有点疑惑

辞职之后 不过冮东 995 字 12天前

收到宣传单的路人,大部分只是随便瞥上一眼,要么随即丢弃,要么攥在手里,继续往前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会低头看彩页的内容,这部分人中,有大概五分之一左右在看了传单后,会挤到卖货的女子身边咨询,这些咨询的人中,大约有一半最终会掏出钱包来。

我发现买葛根粉的大致是两类人,一部分是衣着体面的老头老太太,一部分是纹眉涂唇,体型丰满,年龄比较大的中年妇女。

“纯天然”,“保健圣品”两个噱头用的不错,估计大部分当场掏钱的人,都是受了这两个词的蛊惑。

郭秋花一定猜摸过消费者的心理,把价格定的很讨巧。

对有能力购买保健品的人来说,三五块钱真不算多,就算买了个上当,也不至于心疼,一旦心动,掏钱都不会迟疑。

买两袋能省一块钱,而且还能减少找钱的麻烦,现场几乎没有只买一袋的顾客,大部分人都是买了两袋,也有一次性买四袋,甚至六袋的,只是这样大方的人很少。

小袋葛根粉是一百克装,也就是二两,大概能冲调两碗,或者四茶杯的葛根羹。

宋超委托阮小山加工的葛根粉,成本是六块钱,运输、包装、损耗方面的成本,我没算过账,但肯定不超过一元,按郭秋花她们的卖价,一斤能达到十二块五,减去销售费用后,差价至少在四块钱以上。

按这种卖法,老宋留下的几千斤葛根粉,至少不会赔钱。

我掐着时间,默默数了二十分钟,两个推销员总共卖了十八袋葛根粉,按这个数字推算,每小时能卖出去五十袋左右,一天下来,两人的总销量,也许能达到六七十斤。

有了这个基本概念后,我沿着人民路继续往北走,过了十字路口五十多米,远远看到郭秋花和常梅,和前面见到的两个推销员一样,肩披绶带,一人发传单,一人收钱卖货,吆喝的十分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