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楼刚来前三天,周颂年只在第一天去接待过。
对方风尘仆仆刚下飞机,不用过多应酬,送回酒店套房安置休息就完事了。
等第二、第三天缓过劲来,正有新鲜感,提出要游览国内环境,抒发怀旧迎新情怀时,被派出去的是张英奕。
很合适的人选。
张英奕在团队里多少算是个张总,但又算不上中流砥柱,派他过去,不会显得他们过分殷勤,反而被人拿住架子。
而且他嘴巴甜会来事,哄老人是一把好手,不会跟李建洲那样没谱。
如果让李建洲上场,他八成要带着古稀老人上夜总会,或者搞一堆乱七八糟的特色美食,年轻人抵抗力强吃了没事,老人吃了立刻上吐下泻,到时候别投资的钱没赚到,还要摊上人命官司。
周颂年用人倒是不错。
张英奕没两天就把孟玉楼哄得服服帖帖,觉得项目情况大好。
等到了第五天,考察也考察过了,时差差不多也倒好了,就要开诚布公谈合作。
开会、餐叙、下工地看看建设,再回会议室交接报表,签署文件……
一通折腾下来,转眼就到下午三点半。
“看就不看了,年纪大了,看到这些蝌蚪字就眼睛疼。”
孟玉楼从秘书手里接过文件,随意翻了两页,就签了名。
又看向周颂年,笑着说:“别人我不信,难道我还不信你?我跟你爸爸认识多少年了,年年都通电话,去年摔了一跤,小腿骨折,还是他介绍的医院,国内大三甲,医生技术比国外好。”
孟玉楼是非常标准的老派儒商形象。
年纪虽然大了,头发花白,但打理地非常干净利落,灰色西装,腰背挺直,不见一点大肚子,目光也是清澈锐利,因着有些年龄,笑起时自然皱纹纵深,但不过分老态,反而有几分宽和慈祥。
周颂年态度也比较庄重:“签字是走的固定流程,若是在我爸那个年代,跟您合作,口头承诺就够份量了。”
李建洲在一旁微笑附和:“国内外发展如今都比较趋同,差距越来越小,英奕带您在附近游玩了几天,孟老先生应也有所感悟。”
孟玉楼叹了口气:“当年没想到变化日新月异,目光短浅出了国,如今发展反而不如老朋友们了,年近七十,也不知还能有什么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