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还得是你啊。”刘平笑道:“这样吧,以你的技术为准,制定一个投石机的制作准则出来,用什么料、什么规格、什么尺寸都标清楚,以后咱们的投石机用的就是你田行的标准了。”
“啊?”田行听到刘平的话,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大喜之色。
这可是要名留青史的啊。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田行知道,兵部、工部两个部门正准备联合都督府筹备制作一本《武备志》。
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各种武器装备,这投石机若是用了他的标准,他的名字包能留在《武备志》上。
“丞相此言当真?”田行大声问道。
“当然了,某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说到这里,刘平又道:“你最好把你能制作的一些东西,全都列出一个制作标准出来,以后都用你的标准。另外你也告诉你们工部的这些大匠们,只要不敝帚自珍,也可以这样。”
“喏!”田行连忙应了下来。
刘平来都来了,自然不会说两句就走,干脆跟田行聊起了标准化的事儿。一聊就聊到了晚上,走的时候田行还是意犹未尽的模样。
回去的路上,蒋琬一直在思考刘平跟田行聊的标准化的事情。走到了半道上,他忍不住开口问道:“丞相,标准化是不是也能用在其他地方啊?”
“哦?说说你的想法。”刘平顿住了脚步,看向了蒋琬。
蒋琬摇摇头道:“这是有个模糊的想法。”
“没事儿,说说看。”刘平鼓励道。
蒋琬颔首,道:“属下就是觉得,咱们日常处理政务的时候,其实也有可以标准化的地方。”
“比方说呢?”
“比方说卷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写什么,第二个部分写什么,主体部分要列出哪些数据等等。这样吾等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就可以直观的了解到重点内容。”
刘平听到这,笑着说道:“你这个思路是没问题的,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多想想,拓展一下,争取形成一个标准化流程出来。”
“喏!属下试一试。”蒋琬答应下来。
一旁的马良则捅咕了一下蒋琬小声说道:“公琰,你这样显得某很傻哎。”
“又说那话。”
刘平听到两人的小话,忍不住笑了笑:“你们俩啊,净会给我整节目,行了天不早了,各自回家吧。”
“喏!”
“知道了!”
马良和蒋琬两个人结伴回家。他们两个人年龄差不多,来了长安之后也是邻居。两人家里都有钱,直接在长安买的宅子,住的并不是官府提供的专供官员的廉租房。
刘平就不一样了,他住的是刘备特意分给他的一座大宅子。没办法,长安城就是大宅子多,不用也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