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多读几年根基扎实

除了各州州牧之外,还有各郡太守的调整。但是这个太多了,刘平跟刘备两个人并没有商谈,而是在次日招来了六部主官,一起商量了一下。

除了商量了各郡太守的调动之外,刘平还提议建立起一个常态化的地方主管调动机制。比方说县令一级三年一换,太守一级六年一换等。

这个机制具体如何,自然还是需要吏部拿出来的。

吏部也没有推辞,刘备也觉得挺好的,就安排了下去。用了一天的时间,把事情上商量好,就等着朝会的时候宣布了。

晚上,回到家里,皇甫黛君不在家,说是进王府里陪糜夫人了。虫娘特意熬了汤等他回来。

“什么汤?”刘平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

“牛骨汤。”虫娘笑着回道。

刘平点点头,道:“孩子们呢?都睡了吗?”

“已经睡了呢。”

喝完了汤,甚至暖融融的,去了虫娘的房间。

还得是虫娘,这一夜过得非常开心。

第二天一早,忙活到大半夜的虫娘比刘平醒得早,又专门给刘平熬了粥。

“你这是有事儿求我啊?”刘平这个时候回过味来了,笑着对虫娘说道。

虫娘闻言嘿嘿一笑,道:“就知道瞒不住你。”

“说说吧,什么事儿。”

虫娘听了,连忙说道:“妾身想把家里人接到长安来。”

“那就让他们来呗,这还用跟某商量啊。”刘平有些纳闷的看着虫娘。

虫娘娘家人现在也不是普通百姓,搬到长安居住,对他们家来说,没有任何的负担。

而且她弟弟现在在工部任职,只要卖了凉州的家业,在长安再置办就行了。高地是个官员,家里又有些家底子,在长安站稳脚跟很轻松。

“最近不是要修缮整个长安城吗?”虫娘开口:“这不想着问问你,哪儿地段好一些?家里商量了一下,来长安就不种地了,打算做点小买卖。”

“这铺子的钱,家里自己准备了,只是想找个好一点的地段。”

她又补充了一句。

刘平这一下弄明白了虫娘的意思,估计是小舅子的想法。现在长安城各地都在大兴土木,虽然规划了不少商业区,但具体哪一块先发展,哪一块后发展,虫娘的弟弟是不可能知道的。

这种消息也不会随意传出去的,传出去之后对普通老百姓不好。

看了一眼虫娘,刘平道:“某会给你家留一个铺子的,到时候你们去交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