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九月,扶南国正式归入大汉。逆王混盘况身死,新王范蔓归降。刘备上表朝廷,将范蔓封为归义侯。随后,刘备亲率大军踏上归途,留赵云坐镇原扶南国国都,以稳定当地局势。
......
成都,又迎来了一年的秋收时节。作为刘备势力的核心之地,成都的各个大小衙门,皆如精密运转的机器一般,忙碌起来。
今年负责秋收事务的人选,刘平依旧点了张既的将。不过,为了给诸葛亮积累经验、铺就晋升之路,刘平特意将诸葛亮调至张既麾下,协助其工作。
此刻,在刘平的班房之中,暂时接替诸葛亮职位,担任刘平重要幕僚的,是蒋琬和马良二人。这一安排,无疑对外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继荀彧、诸葛亮之后,蒋琬和马良二人已深得刘平看重,极有可能成为大汉未来的朝廷高官。
“大王那边传来消息,大军已然启程,预计十月底便可归来。” 在刘平的班房内,马良正神色恭敬地向刘平汇报着刘备大军的动向。
“你去告知兵部,每隔三天,便要上报一次大王大军的位置。待大王归来之时,咱们定要举办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刘平嘴角含笑,对马良吩咐道。
马良闻言,心中不禁微微诧异,平日里刘平对这类形式上的事务,可并不怎么上心啊。
似是看出了马良的疑惑,刘平笑着解释道:“此番大王立下灭国之功,如此荣耀之事,自然要让大家一同欢庆,热闹一番。”
马良瞬间领会了刘平的意图,看来这次是要大操大办一场了。“如此,这事儿可得提前精心筹备。要不,找专人负责此事?” 马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先让礼部拿出个初步的章程来……” 刘平话说到一半,又临时改变了主意,“罢了,你派人去把孙乾请来,我亲自与他商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诺!” 马良领命而去。
“对了,今年荆州那边的民生数据,也需尽快统计出来。” 刘平又想起一件要事,继续吩咐道,“告知荆州的官员,让他们务必上心,数据要详实、细致。另外,派人前往荆州各地巡查,切不可让下面的人敷衍了事,蒙混过关。”
“这…… 要不要提前知会一下左都督?” 马良小心翼翼地问道。毕竟,派人前往荆州监察,若不与坐镇荆州的关羽通气,总归是不太妥当。而且荆州本就设有监察百官的刺史,成都这边再派人过去,荆州刺史难免会心生不满。
刘平自然明白马良的顾虑,稍作思索后说道:“这样吧,待大王归来,我先与大王商议,组建一个直属大王的督导组,每年前往各地巡视工作。如此一来,打着大王的旗号,地方上便不会有太多异议。”
二人正交谈间,蒋琬匆匆走来,恭敬行礼道:“丞相,季常。”
“公琰,有何事?” 刘平问道。
蒋琬禀报道:“咱们援助朝廷的曲辕犁、蜂窝煤等物资,均已交接完毕,特来向丞相汇报。”
“哦?不知朝廷那边对东北地区的开发,进展得如何了。” 刘平喃喃自语道。实则,他心中对刘虞等人在东北地区的开发工作,并不抱太大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