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郡则针对耒水、舂陵水流域的未开发土地进行开垦。比如郴县附近的耒水沿岸,便拥有大量可开垦的肥沃土地。”
“同样地,在耒水和舂陵水交汇处建造水利枢纽,用以调节水流,保障下游农田的灌溉用水。另外,修复和新建灌溉沟渠三百里,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可开垦面积。”
“以上这些总体工程,大约需要耗费五年时间,完成之后,预计可在荆南四郡开垦出约八千万亩耕地。”
说到此处,张既稍作停顿,而后又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在下还计划在荆南四郡设立农业技术指导站,由精通农业技术的官员,或者聘请擅长农学的专业人士,向百姓传授种植、养殖方面的知识,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每个郡城设立一个主指导站,在人口密集的县城,额外增设十到十五个分站。每个主指导站配备一名资深农学家,分站则配备两到三名识字且具备一定知识素养的小吏,他们将依据工部编写的手册,定期前往田间地头,为百姓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整个计划,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土地开垦和水利设施的初步规划,并启动部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第二个阶段,用三年时间,实现大部分荒地得到开垦,水利设施基本完善,粮食产量显着提高的目标。最后一个阶段,在五年之后,完成开垦耕地八千万亩的任务,同时确保荆南四郡的农业能够实现良好发展,并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上便是在下的一些浅见。”
张既说完,向刘平点头示意,而后从容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说张既自谦这只是一些简单的想法,但实际上,整个农业发展规划的宏大框架已然搭建完毕,剩下的便是诸多具体且繁杂的工作了。诸如第一年具体开垦多少亩土地,修建哪些水利工程,又由何人具体负责各项事务等等。
“大家都说说吧,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吗?” 刘平向张既点头回应,随后将目光投向了其他人。
此刻在座的,还有司马懿、马良、诸葛亮、糜竺、刘备的代表刘忻、诸葛亮的小助手蔡翔、张既的小助手董辉。除此之外,还有十几位来自各部的代表。
“大体框架并无问题,若要补充,也就是一些具体的施政方略了。” 诸葛亮率先开口说道,“属下认为,长史的想法颇为周全。只是在具体施政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手调配的问题。”
张既听后,点头表示认可,说道:“关于人手问题,在下的想法是借助荆州兵来完成一些基础建设工作。比如水利设施的修建、道路的修筑等。”
刘平摆了摆手,说道:“道路修筑这一块,便交由工部负责吧,他们设有专门的修路部门。”
“属下明白。” 张既点头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