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交河县立

正午时分,阳光如金,洒落在镇守府那高耸的屋檐和宽阔的庭院之上。天空中流光溢彩,仿佛有无数祥瑞之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轮美奂、气象万千的画卷。而此时的交河镇,正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因为经过漫长的努力与奋斗,它终于升县成功!

匆匆赶回县衙的曹碷,脸上满是疲惫,但他的眼神却闪烁着兴奋与激动的光芒。

只见他快步走到大堂中央,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块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县印以及立县后全县的地图、黄册,用托盘盛着双手高高捧起,越过头顶。

在众多官员和百姓们的共同见证之下,他缓缓地将县印托向那位威震天下的霸王——项羽。

项羽身材魁梧,气宇轩昂,他站在大堂上方,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当他看到曹碷递过来的县印时,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他伸手接过县印,先是放在眼前仔细端详了一番,随后又将其在手中翻来覆去地把玩了一圈。那县印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似乎也在诉说着它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片刻之后,项羽轻轻地将县印放回曹碷的手中,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干得不错,这县令一职还是由你来担任吧!”

听到这句话,曹碷心中一阵狂喜,他连忙叩头谢恩道:“是!多谢霸王信任,碷必鞠躬尽瘁,为霸王守护好这片土地,治理好交河!”说罢,他抬起头来,眼中已满含泪水。

回想此次交河立县的历程,可谓是几经波折,充满了艰辛与危险。曹碷自己更是多次面临生死考验,九死一生才得以逃出生天。

然而,最终他还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地让交河顺利升县,并坐稳了这交河县令之位。此刻,他心中感慨万千,既有对过去艰难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肩负重任的期许。

不过,曹碷心里很清楚,如今的交河已经不再仅仅属于他个人或者曹家,而是归霸王项羽所有。从此以后,这里的一切都将打上“项”字的烙印,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地为霸王效力,确保交河能够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项羽目光炯炯地看着曹碷郑重其事地接过县印,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和满意。紧接着,项羽将视线转向一旁放置的托盘,从中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张全县地图。他双手轻轻一展,那幅地图便如同画卷一般缓缓铺开,展现在众人眼前。

项羽眯起双眸,仔细地端详着地图上的每一处细节。他首先注意到原本属于交河镇直属的 230 平方公里土地,如今竟然直接翻倍增长至 460 多平方公里!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

随后,他的目光顺着地图向北移动,落在了广袤无垠的曹林乡。这里的土地面积多达 1260 平方公里,可谓地域辽阔。

继续往西看,回龙乡占地 870 平方公里,大苗乡则有 560 平方公里,而卓山乡更是惊人,其土地面积高达 1560 平方公里。

再往南看去,胡祠乡也拥有 940 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外,还有众多中小村庄以及大片的荒山野地散布其间,这些区域加起来总共占据了 2800 平方公里的面积。

经过一番粗略计算,整个地区的总面积累计达到 8450 平方公里之巨。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总人口数却仅有 14 万余人。而且,这其中还包括了两万多名刚刚参与攻城被俘获的人员。如此算来,此地真可谓是地广人稀啊!

想到此处,霸王项羽不禁暗自叹息了几声。他心中感慨万分,实在没有料到这交河地界的人口损失会如此之大。历经这么多年的岁月变迁,好不容易才积累下这点人口数量,着实不易。

在他看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便是当地缺乏具有卓越领导才能的人物。各方势力相互攻伐,人人都妄图称王称霸,导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人口自然难以得到有效的增长。

霸王项羽轻轻地将那卷县产业城分布图展开,仔细地翻阅着每一页。他的目光扫过图中的各项产业设施,心中暗暗评估着它们的规模和完备程度。这些产业设施虽然一应俱全,但当他看到每年仅能带来 300 来万两白银的税收时,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点儿钱用来养兵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啊!完全没办法填补那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所需的巨额开销。诸位且听我细细道来,光是一座小小的乡级乡勇营,如果想要招满额定人数 300 人的话,每个人的转职费用都高达 3 两银子呢!而且他们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还会有每天 50 钱的补贴。不过好在这些乡勇们的兵器和盔甲都是自行准备的,倒是省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然而,镇级兵营可就不一样啦!它一共分为三个级别:最基础的初级兵营能够招募并转职 1000 名正卒;中级兵营则可以容纳 2000 人之多;而最高级别的兵营更是惊人,可以招募到足足 3000 名正卒!这里所说的正卒,可是货真价实的一阶士兵哦!既然是正规军,待遇自然也不能差呀。每个月需要给他们发放 5 两银子的俸禄,还有统一配备的兵器和盔甲,一人就要花费 50 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