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心想她肯定是惊吓过度,忘了之前发生的事情了,便对她说道:“这里是襄阳东的汉水之畔,你感觉怎么样?”
周芷若茫然不解道:“襄阳?汉水?我到湖北了?”
张无忌心想,周芷若看来伤到了头,忘记了许多事情,于是宽慰道:“周姑娘,你遭遇了蒙古鞑子,差点儿死了,不过休养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蒙古鞑子?湖北也有蒙古鞑子?”周芷若有些吃惊问道。
张无忌见她前言不搭后语,嘱咐她先好好休息一下,让周围的人帮忙生了一堆火,帮她取暖。
针灸取过来了,而且来了一个老大夫,听说有个小孩儿在江边行医,他带着针灸就过来了,他要看看什么小孩儿能有这么大本事,从阎王爷手里抢人。
这老大夫过来品了一下常遇春的脉搏,查看了一下常遇春的伤口,然后摇了摇头说道:“难活!”
张无忌却不言语,对这老郎中施礼,然后接过其针灸,在常遇春身上穴道扎了几针,常遇春咳出一口黑血,然后精神突然好了许多。
那老郎中对张无忌肃然起敬,询问张无忌家学渊源,张无忌只推说是乡野郎中的后人,看着家里人行医耳濡目染学了些皮毛,那老郎中摇头表示不信,知道张无忌不愿透露师承来历,也就没有追问。
常遇春又对张无忌称谢,说道:“小兄弟,你可算是我的救命恩人了,我叫常遇春,看来我就是常常遇见妙手回春的大夫啊!”
张无忌想起了上次常遇春就对自己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语,不由得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常遇春见张无忌有些茫然,心想这孩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过确实有些本事,不知道是谁家孩子。
他转头看了一眼周围的尸体,然后突然又是悲伤又是愤怒,扑到一具孩童的尸体上哭了起来,张无忌提醒他此时不宜哀思过度,常遇春充耳不闻,又大骂元兵残忍,连个小孩儿也不放过。
张无忌找那老郎中借了笔和纸,写了一个药方,让人帮忙抓药熬药,常遇春对张无忌称谢,却要过药方,抱起那孩童的尸体,起身便走了。
张无忌赶紧追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