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存与捋了捋胡须,说道:“属官大多尽职尽责,但也有个别需加以督促。吏员嘛,良莠不齐,还需刘大人费心整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说着,一名吏员进来呈上一些文书。庄存与接过,递给刘墉,说道:“刘大人,这是近期的学政事务相关文书,您先过目。”
刘墉接过,仔细翻阅起来。只见他时而皱眉,时而沉思,神情专注。过了片刻,他放下文书,说道:“庄大人,这其中有些事务,刘某还需向您请教。”
庄存与连忙应道:“刘大人但说无妨。”
刘墉指着文书中的一处,说道:“这书院的经费使用似乎有些不明之处,还请庄大人解惑。”
庄存与解释道:“此乃之前修缮书院时的花费,账目明细在此。”说着,又递上一份账目。
刘墉仔细查看后,说道:“原来是这样,看来账目还算清晰。”
此时,已近晌午,庄存与吩咐下人准备酒菜,说道:“刘大人,咱们边吃边聊。”
酒席间,众人继续商讨学政事务。刘墉说道:“庄大人,刘某以为,除了整顿学风、选拔人才,还需加强对学子的品德教育。”
庄存与举杯道:“刘大人所言极是,品德教育至关重要。”
酒足饭饱后,庄存与带着刘墉等人参观学政衙门的各处。刘墉一边走,一边观察,心中默默规划着未来的工作方向。
回到正厅,庄存与说道:“刘大人,下官明日便要启程离此,今后这江苏学政之事,就拜托刘大人了。”
刘墉郑重说道:“庄大人放心,刘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次日,庄存与离开江阴。刘墉正式开始了他的江苏学政生涯。他首先召集属官和吏员,严肃训话,强调职责和纪律。
刘墉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说道:“从今往后,凡在学政事务中有懈怠渎职者,严惩不贷!”众人皆唯唯诺诺,不敢有丝毫违抗。
接着,刘墉亲自前往各书院视察,与学子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在一所书院中,刘墉看到一名学子正在为一篇文章苦恼。他走上前,耐心指导道:“文章之道,在于立意清晰,结构严谨,你这篇文章……”学子听后,恍然大悟,连连道谢。
付钰跟在一旁,心中暗自佩服刘墉的博学和耐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墉的一系列举措初见成效,江苏的学风逐渐好转,人才辈出。而刘墉在江阴的故事,也成为了当地百姓口中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