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熊洪高中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季风气候区一般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主要特征为冬干夏湿。而影响熊部落夏季和冬季的季风,是由冬季、夏季海洋和陆地温度差异所导致。
在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海洋上空形成高压,大陆上空形成低压,气流由海洋往大陆方向吹。到了冬季则相反,气流由大陆往海洋方向吹。
熊洪在夏季,能够明显感受到风的力量,这股力量,如果善加利用,就能让部落的船只,从东往西逆流而上时省力不少。
除了动力,还有船只在运动过程中的方向,控制船只方向的,除了可以由两侧的船桨变换位置外,还可以在船尾加装船舵。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面,有一件出土的文物,是东汉的陶船,其船尾就有一个凸出来的部位,就是船舵。
既然有了超越历史发展规律的经验,熊洪也不介意给熊部落多一些“技术革新”,反正已经传播出来这么多技术了,多一件少一件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过木船上面的船舵,熊洪只知道有,但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安装,他也不清楚,只能把这些想法给说出来,让熊木等人去琢磨——技术需要从头开始把原理给弄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
“熊木,这些木板的榫卯结构是不是有问题?”熊洪指挥着众人把模型从池子里捞上来,看着漏水处的裂缝,转过身问向熊木,“你们看,这里处理的并不好,榫卯结构直接断掉了,导致木板缝隙越来越大,而且还把周围的木板给挤开了。”
“是的,这处原本以为没有什么问题,底部是平的,按理说不会在这里断裂的,”熊木摸在裂口处,榫卯断裂处像是被扯断的,“要是正式建造船只,这些船底部位的木板需要更厚一些,至少要厚5厘米以上。”
“是的,你们可以在底部多设置一些单独的空间,用这些木板把底部这么大一块的地方给隔开,并且上面也用木板给密封起来,”熊洪说着自己的建议,“这样船只的浮力就更大,而且就算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的空间漏水,船只也不至于快速下沉,有充足的时间来操纵或者让船员逃生。”
“那按照这样的做法,材料的消耗就更大了,”熊木点点头,虽然还是心疼材料,但也明白,安全才是熊洪最看重的,“好的,我明白了,这就对模型进行改进。”
“嗯,这个你们自己看,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保证安全,材料的事情我会带着解决,剩下的船只载重、速度才是你们要考虑的事情。”
“好的族长,那我们现在就要准备木料了,这次集议,各个居住点……哦不,各个村子共送过来松木、杉树等木料近3000根,加上我们自己这段时间砍下来的树木、以前积累下来的树木,松树、杉树这些差不多有个5000根,优良的木料也差不多有个500根左右。”
得益于原始社会非常高的森林覆盖率,只要往周围的树林去看一看,就很容易找到成片的松树或者其他高大的树木,虽然这种树砍起来有一定的危险,但用途也是最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