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nm光刻机的量产准备好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在按计划推进,威廉姆斯博士团队日夜奋战,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预计明年6月可如期量产。这将是我国光刻机领域的重大突破,对半导体产业具有战略意义。”
李一凡点点头:“中微的成绩令人振奋。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你们的发展,特别是在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方面,会加大投入力度。目标是打造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实现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
与尹志尧交流后,李一宇又与量子星创始人张深入讨论了量子计算的发展前景。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量子计算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和重要性的布局。
“张博士,量子计算的国际竞争格局如何?我们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有多大差距?”李一凡问道。
张宇坦率地回答:“在硬件方面,我们与谷歌、IBM等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已经实现了50比特以上的量子计算机。但在量子算法和应用方面,我们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特别是在量子密码、量子通信等领域有独特的优势。”
“想要缩小差距,需要怎样的支持?”
“最关键的是稳定持续的投入和开放合作的环境。量子计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合作。我们需要建立开放的创新平台,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攻关。”
李一凡认真思考后说道:“我将向省里和中央汇报,争取将星城建成‘量子计算创新示范区’,获得更多国家级资源和政策支持。同时,市里设立基因专项基金,支持量子计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量子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建成国际一流的量子计算中心。”
离开会议室时已是深夜,星城的灯火依然璀璨夺目。李一凡站在市政府大楼大楼,俯瞰着日月异的城市,心里充满了壮观和期待。
从一个传统工业城市,走向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新城,星城的转型并不遥远,但成效显着。尤其是在半导体、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突破,为星城赢得了国际标准化,也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重要力量。
“创新之城,正在崛起。”李一凡自语道,目光坚定而必然。
第二天一早,李一凡召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部署落实昨晚圆桌会议收集到的企业家建议。
“各位同志,昨晚与企业家的交流非常有成效,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反映了科技创新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切实解决。”李一凡开门见山。
市科技局局长刘青松汇报了初步的落实方案:“我们已经整理了企业家提出的20条建议,形成了分类处理意见。其中,8条可以立即解决,7条需要进一步研究,5条涉及体制机制改革,需要长期推进。”
李一凡逐条审阅后,提出了具体要求:“对那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立即行动,确保一周内见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要组织专家论证,一个月内拿出解决方案;对涉及当前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要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分步推进。总之,我们企业家的合理诉求,必须认真回应,不能牵涉到责任。”
市发改委主任刘向力汇报了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目前,‘星城云谷’、量子计算中心、半导体材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土地、资金和人才方面的瓶颈制约。”
李一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关于土地问题,要通过存量挖潜、低效用地整治等方式解决;关于资金问题,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关于人才问题,要完善引才政策,优化服务体系。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