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科技星城

在这里,他与产业园区负责人张天宇及相关企业代表举行了座谈会,深入讨论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

“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后,我们的半导体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李一开门见山,“特别是中微公司14nm刻蚀机获得三星订单,28nm光刻机工程样机成功通过检测,这些向世界证明的成就,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迈入了新的阶段。”

张天宇汇报了产业园的最新情况:“目前,园区已吸引108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刻蚀机、光刻胶等关键环节,我们已取得重要突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中微公司的技术突破,进一步补齐产业链短板,特别是在关键材料和高端装备领域。”

李一凡点点头:“这个方向很对。半导体产业是典型的链式产业,任何环节的短板都会影响整体发展。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支持中微公司的光刻机和刻蚀机事业部攻克更高端技术;二是加快关键材料国产化步伐;三是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

南大光电技术总监王立新在会上发言:“我们与中微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型光刻胶材料已取得重大突破,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将为28nm光刻机的量产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这是好消息,”李一凡赞许道,材料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础,你们的突破具有战略意义。市里将设立50亿元的专项基金,支持像南大光电这样的材料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

李一凡宣布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星城半导体产业联盟’的功能,深化产业内部协作;二是启动‘芯片强基工程’,重点支持材料、设备、工艺基础领域的技术攻关。

座谈会结束后,李一凡与张天宇单独交谈,详细了解产业园区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需求。

“准确地说,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人才未知,尤其是高端研发人才。”张天宇坦言,“虽然我们提供了具有相当的薪资和福利,但与北上广深相比,星城的吸引力还不够强。”

李凡沉思片刻:“人才问题确实是关键。这样,我们实施‘半导体英才计划’,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对顶尖人才实行特殊政策;二是完善就业服务,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张天宇眼前一亮:“这些措施如果能够落实,将极大提升我们的人才吸引力。特别是那些海外华人科学家,他们不仅看重待遇,更看重事业发展空间。”

“没错,”李一凡说,“我们要真正了解人才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给予

离开半导体产业园区后,李一凡又赶往量子计算研究中心,这是星城最新设立的科研机构,由中科院潘院士领衔,专注于量子计算领域的前沿研究。

研究中心位于星城高新区,目前约50亩,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设备和实验环境。中心主任潘院士在门口迎接李一凡的到来。

“李书记,欢迎您来指导工作。”潘院士热情地说,“自从中心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