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部画像历史评分变化趋势
> - 履职期间群众满意度抽样
> - 协同决策数据匹配度
> - 责任链完成情况
> - 上一任岗位关键行为复盘
“这个模板不是决定权,是——组织系统的底图。”
“未来任何人事任免,哪怕最终由书记决定,也必须走过这张图。”
……
与此同时,省纪委也在机制系统中开辟了“信任白名单”和“行为警戒表”。
前者用于记录近三年无异常行为、群众满意度高于90%的干部,可获绿色通道优先推荐;
后者则标记评分与实际调研偏差值超过30%、或在机制系统内出现多次数据异常的干部,将暂停调入关键岗位。
机制不再是一刀切,而是一套“动态治理框架”。
而组织系统也从“机制被动使用者”转变为“数据联合建构者”。
……
但不是所有人都满意。
潇湘南部某地市的组织部长私下吐槽:
“我们这边搞调研,干部都不敢说真话了。”
“他们只怕系统,不怕组织。”
“这还怎么管人?”
这种焦虑,逐步蔓延到省委组织部一些中层干部中。
在一场闭门汇报会上,一名正处级组织干部甚至直言:
“书记,您建立的是一套理想系统,但现实基层逻辑可能完全反着来。”
“机制确实能监督行为,但不能代替判断力。”
“很多好干部,是靠经验、靠感情处理问题的,他们不是不合规,是不合程序。”
“可机制识别不了这些。”
李一凡没有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