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了片刻,太史慈的视线,就落到了一名身穿铁甲的武将的身上。
这一名武将,正在指挥士兵们灭火。
看他的身边簇拥着至少二十名亲卫,太史慈就知道,这一名武将至少也是一名军中校尉。
脸上划过一抹狞笑。
太史慈将手中的长弓拉成了满圆。
略作瞄准,太史慈就松开了弓弦。
几乎是在弓弦松开的刹那,长箭就一头扎进了敌将的咽喉。
随着敌将倒地,城墙下顿时就又陷入了一片慌乱。
没有去理会乱糟糟的敌军。
太史慈又将自己的视线放在了另外一名敌将的身上。
又是一支长箭飞射而去。
敌将应声而倒。
连续射杀两名敌将之后,太史慈在扭头看向四周。
聚拢在四周的敌将,终于察觉到了危险,纷纷在一众亲卫的保护下迅速后撤。
太史慈也因此失去了狙杀敌军将领的机会。
城墙下的大火很快就被扑灭。
敌军再一次向昌安城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的进攻,虽然不如上一次的进攻迅猛,但对于鏖战已久的太史慈等人,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战斗到最后。
弓箭没有了,火油没有了,石头没有了。
眼看着敌军依然源源不断的朝着城墙涌来,太史慈就知道,昌安城的城墙失守,已经成了定局。
“传我的命令,放弃城墙,我们撤回到昌安城中,借助城中的街道抵挡敌军。”
太史慈也算是被迫撤退。
城墙上的地方太狭窄。
现在已经堆满了尸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战斗,虽然不利于敌军,同样不利于太史慈。
更何况太史慈,还想将更多的敌军吸引在昌安城,为董宋全歼敌军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