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繁星在天幕上织就银河,凉风拂过,带来远处山林的松涛声。
小莲倚在民宿的竹椅上,指尖轻轻拨弄着茶杯里的茉莉花瓣,眼神却飘向深邃的夜空。
我侧头看她,忍不住问道:“莲儿,明天咱们去哪儿?迤沙拉还是三线博物馆?”
她收回目光,唇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去迤沙拉吧,”
她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笃定,
“三线博物馆以后有的是机会去,但迤沙拉……那可是活着的文化啊。”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她的回答总是这样,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执着。
我点点头,顺着她的话问道:“那迤沙拉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
小莲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的烛火。
“你知道吗?迤沙拉是彝族文化的活化石,那里的建筑、服饰、歌舞,甚至是一砖一瓦,都藏着千年的故事。”
她顿了顿,手指在空中画了个圈,
“而且,我听说那里的火把节特别壮观,虽然现在不是节日,但光是想象那种热闹的场景,就觉得心潮澎湃。”
我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忍不住调侃道:“你呀,总是对这些古老的东西情有独钟。”
她歪着头,笑得像只偷了腥的猫。
“那是因为古老的东西里,藏着最真实的生活啊。博物馆里的文物再珍贵,也比不上亲眼看到、亲手触摸那些还在延续的文化。”
我点点头,心里默默认同她的想法。
的确,博物馆里的展品是凝固的历史,而迤沙拉的文化却是流动的、鲜活的,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承载着无数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那好,咱们明天就去迤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