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炸毁桥梁
“黄团长、段副团长,你们的工兵部队准备得怎么样了?”丘重明轻声唤道。
黄天行几人猛地回过神来,他们的目光还停留在驶远的军车上。
叶驰的身影被车窗遮挡,但他的挣扎和呼喊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一名上校军官的性命,就这样被轻率地决定了。
黄天行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苦涩,这就是部队的现实,官大一级压死人。
不管你是不是中央军委毕业的高材生,不管你曾经有过多么耀眼的履历和成就,在高级军官的眼里,你终究只是微不足道的蝼蚁。
现在听到丘重明的问话,黄天行下意识地舔了舔干涸的嘴唇,吞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发虚:“将……将军,还在准备。”
段成伟在一旁皱了皱眉,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犹豫:“将军,桥梁的爆破情况,我倒是不担心。”
“但如果648新编装甲师被击溃的话,我们炸毁桥梁的计划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你也知道我们团的情况。”
丘重明冷笑了一声,双手背在身后,微微前倾身子,他怎么会不知道段成伟的意思?
648新编装甲师是丘重明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重型装甲车辆数量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战斗力远不如正规的装甲部队。
段成伟担心的是,一旦648新编装甲师在垫后时被敌人击溃,那么追兵就会迅速逼近,到时候他们炸毁桥梁的计划就会落空,部队的撤退也会陷入混乱。
而且,段成伟提到“我们团的情况”,这显然是在暗示丘重明,他们团的部队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段副团长,你的意思我清楚。”丘重明摘下军帽,捋了捋自己有些发粘的白发。
“648新编装甲师的情况确实不乐观,可是你别忘了,这也是一个满编的装甲师,整整一万多人,就算是一万多头猪,那感染者也要杀上一阵子。”
段成伟的脸色微微一沉,微微侧过身子,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扫过滩沙江的江面,似乎在寻找什么可以让自己冷静下来的东西。
他不喜欢这个比喻,将垫后的军人比喻成猪,这怎么也不是一个高级军官该说出口的话。
丘重明见段成伟不语,还以为他被自己给说服了,于是他继续说道:“作为一名从南方军区一路拼杀出来的军官,这点自信心和对感染者实力分析还是有的。”
“以后方追击的感染者数量,它们绝对无法短时间击溃648新编装甲师。”
段成伟脸色愈加阴沉,他不想听丘重明的炫耀,某些没有能力的人,总是喜欢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当作丰功伟绩,大肆宣扬,仿佛那些经历有多么了不起似的。
可实际上,丘重明的那些经历,不过是些稀松平常,甚至有些懦弱的事情罢了。
丘重明绝对没有在一线与感染者正面交锋过,所以他根本无法理解一线士兵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这种压力是全方位的,从肉体到精神,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士兵的极限。
一旦手中的武器子弹耗尽,他们就会直面那些近战几乎无敌的感染者,被迫陷入生死攸关的肉搏战。
而肉搏战,是最能考验士兵血性的残酷试炼,它将士兵置于最原始、最危险的战斗环境中。
在人类战争的历史长河中,从冷兵器时代进化到热兵器时代,战争的形式和士兵的角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肉搏战始终是最考验士兵血性和勇气的战斗形式。
在古代,一名敢于进行肉搏战且拥有丰富经验的士兵,往往需要经过数年的艰苦训练,并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磨砺,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他们要在战场上与敌人短兵相接,每一次挥刀、每一次格挡,都可能决定生死存亡,这种经历是残酷而血腥的,也是对士兵身心极限的挑战。
然而到了18世纪,随着火枪等热兵器的广泛应用,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名线列步兵仅需三个月的训练,就可以被送上战场,成为一名合格的“炮灰”。
他们不再需要像古代士兵那样进行长时间的近战格斗训练,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火器的威力。
这种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士兵的训练成本和难度,但也使得战争变得更加机械化和无情。
士兵们在战场上排成整齐的线列,按照指挥官的命令进行射击和冲锋,他们的生命在火枪和大炮的轰击下变得脆弱不堪,往往在瞬间就会被夺走。
丘重明的那些所谓的“经历”,在他看来,不过是些在安全地带的纸上谈兵罢了。
他从未真正经历过那种生死一线的恐惧,也从未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过殊死搏斗。
黄天行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上前接话道:“丘中将的经历,我们可是早有耳闻,比如在血战辉瑞县时,您带领部队在南方军区早期突围中浴血奋战,那场战斗打得惊心动魄,堪称经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