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两国同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云听后,心中虽然早有预感,但听到师傅如此肯定的话语,心中依旧不免一沉。他微微点头,表示认同史白都的看法,随后急切地问道:“师傅所言极是,只是这一战关系到我大梁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但究竟该如何作战,才能确保我们能够完胜呢?”

史白都轻抚着胡须,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眼神一亮,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陛下,一个月前,张平突袭大梁时曾送来两款新式武器。可惜的是,这批武器数量太少,若是我们能拥有十架,凭借其威力,定能在战场上占据极大的优势,拿下王家也并非难事。”

赵云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但很快又黯淡了下去,他无奈地说道:“师傅,王家背后有东海城的大宗师王腾撑腰。据线报称,此人战力超群,远超江国的刘玉和南照国大宗师尤里。他参与的两次大战,都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实力,看似只有天宝号的张平能够勉强牵制住他。如此强大的对手,实在是我大梁此战的一大劲敌啊。”

史白都听后,眼中射出一道精光,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大宗师虽强,但也并非毫无弱点。如今他离开了东海城,住在南阳郡的王家。这无疑是给了我们进攻东海城的绝佳机会。只要我们能够集结足够的力量,出其不意地攻打东海城,定能让王家阵脚大乱。”

说到这里,史白都微微停顿了一下,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继续说道:“陛下,我们打下东海城,那里的剑冢之中收集了多种传说级的武器。这些武器,每一件都拥有着非凡的威力。如果能收回大梁,必然大有用处!”随即露出贪婪的目光,仿佛已经夺回来这些武器!

喝了一口茶后:“待老臣回门之后,即刻命人在剑炉中挑选几件好用的兵器,分发给门中实力高强的弟子。如此一来,我们的战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再去对付东海城也有更大把握了!”

赵云听后,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激动地说道:“师傅此计甚妙!只是仅凭我们大梁的力量,想要攻打东海城,恐怕还是有些吃力。不知师傅可有其他谋划?”

史白都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陛下,我们不妨密信给江国皇室,提议与他们合击东海城。王家如今在江国境内势力膨胀,已然威胁到了江国皇室的统治。相信江国皇室定会愿意与我们合作,共同对抗王家。一旦东海城势微,王腾必定会回援。到时候,失去了王腾这尊大神的王家,就如同纸老虎一般,不堪一击。若是此时再有一支新的力量出现,从背后给予王家致命一击,定能将其彻底灭掉。”

赵云听后,不禁拍手叫好:“师傅果然深谋远虑,此计若成,我大梁之危可解。朕这就亲笔书写密信,派人送往江国皇室。”

在北梁皇宫那间弥漫着陈旧书卷气息的书房内,赵云正襟危坐,面前摊开着一张泛黄的宣纸,他手中的毛笔蘸满了浓墨,笔锋游走间,一封写给江国皇室的密信逐渐成型。

这封信承载着他和师傅史白都精心谋划的战略,字里行间满是对局势的洞察和对合作的急切渴望。

“陛下,密信已妥帖封装,臣这就安排最得力的暗卫送往江国。”一位身形矫健、眼神锐利的侍卫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密信,声音低沉而坚定。

赵云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务必小心谨慎,确保密信安全送达江国皇帝刘佳手中,此事关乎我北梁存亡,切不可有丝毫闪失。”

侍卫领命而去,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渐行渐远。而在遥远的江国皇宫,御书房内灯火通明。刘佳这位江国的统治者,正端坐在雕花檀木椅上,手中轻轻捏着刚刚收到的密信。她的眼神在信纸上缓缓扫过,眉头微微蹙起,心思如乱麻般数转。

“朕本欲施展驱虎吞狼之计,借北梁之力制衡王家,没想到这北梁竟如此急切,主动寻求合作,这般行事,倒像是这棋局不受朕掌控了。”

刘佳轻声呢喃,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悦和无奈。她心中一直谋划着各方势力的平衡,试图让王家和北梁相互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可如今北梁的提议打乱了她原本的节奏,她几乎没有过多犹豫,便否掉了这个提议。

然而没过多久,梁帝赵云的第二封密信便加急送到。刘佳展开信件,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信中直白地揭露了江国皇室这些年所遭受的王家的屈辱,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锐的刀,刺痛着她的自尊。

“敌国的暗探竟依旧潜伏在江都,宫中之事他们皆尽知悉,这简直是对朕的公然挑衅!”刘佳心中怒火中烧,精致的妆容下,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狠厉。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当下的局势。不可否认,如今江国最大的威胁确实是王家,而非北梁。王家凭借着庞大的武力和背后的大宗师王腾,在江国境内越发肆无忌惮,势力不断膨胀,若不联手北梁除掉王家,江国早晚有一天会被王家吞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佳当然明白轻重缓急,她无心在口舌之争上浪费时间。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她高声唤道:“陈公公!”

话音刚落,一位身形瘦弱但眼神精明的老太监迅速从偏殿走进来,恭恭敬敬地行礼:“陛下,老奴在。”

“即刻传刘玉进宫,另外派人去工部,问问那些武器制作进展如何。”刘佳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和果断。“要对付王家那些七品以上的高手,普通军队士兵作用已经不大了,只有慎刑司提供的那种新式武器或许能派上用场。”

陈公公领命匆匆离去。不多时,刘玉,这位江国的大宗师,大步迈进御书房。他身材魁梧,一袭黑色长袍更衬得他气势不凡,只是在面对刘佳时,眼神中满是恭敬。

“陛下,臣听闻有要事相商?”刘玉拱手行礼。

刘佳向他抱拳行礼,示意刘玉坐下,然后将当下的局势和自己的打算详细告知。刘玉听后,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所言极是,王家已成江国心腹大患,是该出手了。只是不知工部的新式武器究竟研制得如何了。”

正说着,派去工部的人匆匆返回,带来了关于武器研制的消息。原来这快一年的时间里,工部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原慎刑司张玉娇提供的炸药和长管枪。然而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他们在关键环节遇到了难题。一方面,他们无从得知提纯白糖制作高纯度火药的技术,导致炸药威力远不及最初的样品;另一方面,众人都不知晓如何在铸铁内刻制膛线,所以制造出来的火器虽然也能发射子弹,但伤害有限,只能击伤八品高手,对九品高手却几乎毫无威胁。

“哼,虽说这些武器还有诸多不足,但放眼天下,我们的技术已然远超其他国家,用来对付王家,应该还是足够的。”刘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通知工部,加快研制进度,同时做好武器的储备和调配,一场大战,恐怕在所难免了。”

刘玉和众人领命而去,御书房内再次恢复寂静。刘佳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借此机会,彻底铲除王家这个威胁,让江国重新回到她的绝对掌控之中。

而在这看似平静的皇宫之外,一场围绕着权力和生死存亡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各方势力都在暗自准备,只等那一声战斗的号角吹响。

在江国宏伟壮丽的皇宫之中,皇帝刘佳端坐在御书房内,四周的烛光摇曳,将她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之上,显得格外深沉。她手中握着刚刚写就的回信,信中的内容是与北梁商议围魏救赵的具体作战计划,这场计划关乎两国命运,也决定着江国能否摆脱王家的威胁,重新掌控局势。

“来人,将这封信火速送往北梁,务必亲手交到梁帝手中,不得有误。”刘佳的声音清脆而坚定,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名身着黑衣的密使快步走进书房,单膝跪地,双手接过信件,郑重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万死不辞,将信件安全送达。”说罢,便转身疾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

十二天后的清晨,在东海城外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江国与北梁各自准备了二十艘战船,这些战船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每一艘都承载着无数士兵的命运和两国的期望。双方的大宗师,江国的刘玉和北梁的史白都,将亲自坐镇,率领各自的精锐力量,对东海城形成夹击之势。与此同时,两国的主力部队将直扑南阳郡的王家总部,誓要将王家势力连根拔除。

北梁皇宫内,赵云在收到江国的回信后,立刻匆匆赶往史白都的居所。此时的史白都正在书房中闭目养神,思索着即将到来的大战。听到脚步声,他缓缓睁开双眼,看到赵云满脸焦急的模样,心中已然猜到几分。

“师傅,江国回信了,作战时间定在十二天后清晨。”赵云将信件递到史白都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史白都接过信件,仔细阅读起来,片刻后,他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陛下,此次作战,我们虽有周密计划,但仍有一处隐患。”史白都缓缓说道,“届时,我和惊魂门的众人必定要前往东海城吸引王腾的注意,如此一来,南阳郡边境上,我们便没有绝对的生力军。王家那几万高功部队,实力不容小觑,让谁带领部队前去剿灭,着实是个难题。”

赵云听后,也是一脸忧虑,他深知史白都所言极是,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就在两人苦思冥想之际,史白都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