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辆坦克上面都有士兵在操纵14.5毫米重机枪进行点射。
坦克装甲车组成的钢铁长墙一边前进一边开火。
上千辆坦克装甲车,相当于上千个移动的火力点。
在两个装甲师的联合绞杀下,黑兽成批成批的被消灭。
而随着装甲部队从侧后方对黑兽发动进攻,步兵部队所属的炮兵也开始进行火炮延伸。
同时,步兵部队也开始进行反击作战。
步兵部队在师属装甲营的带领下,也投入到了对黑兽的反击作战。
步兵部队的装甲车和坦克数量虽然不足,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部队很快便DIY了自己的特色装甲车辆,那便是将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20毫米厄立孔机炮搬到科多兽身上。
虽然平稳性较装甲车差,但是却也让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20毫米厄立孔机炮有了足够的灵活性。
同时,科多兽较高的身形也让这些火炮拥有了居高临下的输出优势。
于是,步兵部队便以科多兽为核心,在科多兽周围组成战斗集群,一边推进一边对沿途的黑兽进行绞杀。
而且为了防止科多兽被黑兽杀伤,步兵们还把原先阵地当中用于防御的钢板挂在了科多兽身上。
让科多兽可以免疫,大多数黑兽的远程攻击。
而兽人则登着三轮车,带着60毫米轻型迫击炮和,82毫米中型迫击炮,120毫米大型迫击炮到处跑。
因为兽人的三轮车体积较大,完全可以让这些迫击炮在三轮车车厢上布置完毕。
这些布置在三轮车上的迫击炮,也拥有了极高的机动性,毕竟三轮车可以载着他们到处跑,让炮兵省去了重新组装迫击炮的时间,可以说架设在三轮车上的迫击炮完全做到了随叫随到,随停随打。
甚至一部分机枪手也把自己的机枪架到了三轮车上面,作为机动火力点到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