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要进生产队呗。我又说了不算。”
李清华:“你那唬车车的样儿。他是要把二闺女曲惠贤嫁给你。”
“啊?他家姑娘我可不敢要!打不过,骂不过。还是远远躲着吧。”
李清华:“哼哼,我一猜就是这样。曲得志跟我和刘安说了,我俩可没敢答应。这不把老蔡也请去了。”
华子:“过两天我也杀猪,你俩去帮忙。让曲得志吃回去。我可不欠他人情。”
华子不得不把自己留的,同样要请相好屯邻的年猪也宰了。
蘑菇崴子屯儿几乎家家杀猪,这在华子刚到蘑菇崴子屯儿的那几年根本不可能。尤其是在康富当队长那一年多,杀猪根本没人敢想。
现在接连两年粮食大丰收,与其说是田淑云领导的好还不如说是老天爷赏饭吃。于是很多人家都盖猪圈养猪了。当然像康富、蒋大牛逼、康淑君、老卢这样的人家根本别奢望杀年猪。杀年猪不但能改善一下自家的伙食,还能提供一整年的油水儿。
杀年猪都要请一些关系不错的亲戚朋友来帮忙吃杀猪菜。
杀猪在东北农家算是一件大事,因为一般人家每年也就是一两次,几乎相当于过节。每个村屯里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糟践有用的东西,把猪的肉和头、蹄、下水、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持其用,拿民间的话说是“能多杀出来五斤肉”。
还要找几个干净麻利,刀工细腻的邻家妇女切酸菜。做成杀猪烩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民生活很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平日喂猪攒粪,年底猪也肥了,加上过年,便将猪杀掉,补偿一年付出的劳动。杀年猪时,充满节前的欢乐。一户杀猪,全村人赶来围观。一般人家只留半扇猪肉,另半扇则略低于市价,分给杀不起年猪的亲戚邻舍。自己留的半扇,割下年节时所需,剩余部分便攒一堆冰埋起来一直吃到二月二。还有可以留一些做成腊肉,一直留到豆角下来。
对于华子来说,杀年猪要比过大年重要。过年只有他一个人,杀年猪除了要相请要好的村邻,还拉不下县城里那几个货。
华子杀猪的常客,今年少了米永刚,多了蔡香萍和曲得志。不变的还是田淑云白凌云康淑君,刘四儿梁老小儿李清华等人。
在山旮旯里,吃了杀猪菜,主家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油。把猪身上的油脂熬下来装进坛子。剩下的油滋啦(油渣)当晚能就着喝点酒。剩下的就是混在酸菜馅儿里包饺子了。
米雪晴在村里的时候都是她和二妞帮华子。她们走了以后是柳青青来帮他。今年柳青青不搭理华子,只能他自己来了。
油?了一半,康淑君来了。
“华子,我就知道你自己?油呢。你说大妞这孩子,这都大半年了,还不跟我说话。”
华子:“都是你瞎整。她那个人又闷又倔……”
康淑君:“你年纪还好,大妞可都二十八九了。再晚生孩子就困难了。我像她那岁数,她已经念完小学了。再说,像你这样的,一撒手不知就成了谁家的姑爷了。”
她俩正在厨房里忙活,房门一响,又来人了。是女人,蔡香萍。
康淑君打量着蔡香萍。
这个女人最早知道女人要经常洗澡的。今天洗澡没有不得而知,可是一定精心打扮过的。她虽然没有康淑君的个子高,眼睛却比康淑君好看。
“你来干啥?”康淑君问。
“嘿嘿,老康,华子是你男人?许你来不许我来。”
康淑君:“不是我男人。可是总得先来后到吧?”
蔡香萍:“你也不嫌牙碜,什么话张嘴就来。都为了儿女那点事儿,你还能霸住华子啊?我跟华子那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康淑君一撇嘴:“切。当啥?后来你还不是滚到别人被窝儿里去了?要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变。”
蔡香萍:“那能怪我呀?我打算当他丈母娘,他看不上我闺女,跟米雪晴好上了。后来还不是被孙信智坑得成了坏分子。”
华子腾出手来:“算了别说没用的。放桌子,油滋啦就酒。喝完了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