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诞生能增加就业岗位,给当地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不是他想打击乔晚,是那涂涂抹抹的东西能带来什么经济?

他爱人买了不少回家,对森璞赞不绝口,书记一打听价格,断定以后卖的没有沪市雪花膏好。

贵、量少、没有散装。

一般人舍不得买那东西,卖散装指不定生意就好了。

乔晚默默听着领导念她的手稿,感觉得出都不看好这项目。

县书记突然问:“你的厂子能解雇员工?”

群众进厂就是铁饭碗,只要不违纪,能干到退休。

而乔晚的厂子,在没有犯过错的情况下,技术三次考核不过关就会被解雇,这不太符合集体经济规矩。

“是。”乔晚轻点头,道:“森璞工厂还不能买卖工作,也没有顶替制度。”

“一旦谁犯了森璞的规矩,我有权力解雇他们,当然,他们要是干的不开心可以辞职,希望各位领导支持和理解森璞的初衷,为的是,就业机会应该人人平等,合理竞争。”

很多工厂都是拖家带口,比如父母是主任,快要退休的时候就会弄自家孩子或者亲戚顶替职位。

这样容易造成内部人员固化,全是关系户,人才进不来缺乏创新和活力。

大环境就这样,乔晚提前说清楚后续要有工人闹事,一切走法律程序。

会议室又陷入迷之安静。

市书记神情肃然,拿起搪瓷缸喝茶,似乎有点犹豫要不要否决乔晚的内容。

罢了,大首长让她来试,代表将来会有改变的形势,他不能干涉。

“厂子已经批了给你,关于你的厂,有什么难处需要组织帮忙的尽管开口。”书记最后把丑话说在前头:“要钱没有。”

政府不能掺和生意,其他的能帮则帮。

既然问了,就不用等明天开会说。

乔晚说了这次期望的结果:“书记那我就敞开了说,厂子前期的确比较困难,我希望能得到其他厂的帮助,免费帮我生产包装。”

带回来的生产设备,目前处于闭门造车阶段,起码还得一年的时间经济才能有起色。

现在工厂不靠业绩活,只要这群领导点头,她一分钱不用出,就能让成本降低不少。

所以才提议修路,双方都拿到彼此想要的,这不就是合作共赢吗?

有领导率先同意:“我看行,乔同志为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还有修路的物资和设备,咱们是该扶持她的厂子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