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马玩、李堪、侯选、成宜、程银这五个昔年河东的宗帅、流民帅,担任五部司马。
五部营就驻守、屯戍于河东、平阳;虎步军则安置于太原。
对关东用兵,自然要以五部营为主力。
张绣本是一方军阀,又有县侯爵位在身,不能与其他人一起混编。
“渡河前我已遣使各部,他们会南下翻过首阳山,渡河前往弘农,与我军汇合。张绣可能会慢我一步,也可能会快我一步渡过龙门津,进击左冯翊。”
赵基交底,又看向魏兴:“子昂收敛后队时不要太过急切,尽量收容掉队吏士。与袁术之战,注定旷日持久。”
魏兴闻言脸色一变:“又要打的冬月撤兵?”
“我有这个预感,这次会尽早撤军。”
赵基见魏兴仿佛霜打,就安抚说:“八月左右,我要调换一次军队。子昂若是厌倦厮杀,八月时可以率领部伍先行返回太原。”
“这怎么能成?”
魏兴当即拒绝:“这样出征在外半年之久,吏士难免思乡。”
“今年实属意外,我也不想这样。明年就出征三月,至多百日,不会再多了。”
赵基做着保证,魏兴这才不言语什么。
不是魏兴事情多,而是军心如此,都不喜欢外出这么长时间。
尤其是去年撤军返回后,经过分配后,基本上人人都有妻子或者妻妾都有。
有了牵挂,对长期战争就缺乏耐心,有了厌倦情绪。
也就是这几年的干旱,让每个人都很珍惜在外吃粮的机会。
在外多吃一点,那后方、家里就能节省出这部分粮食。
等两三年后粮食生产恢复并有足够储备后,军队对长期征战的忍耐能力会下降。
功勋晋升、战利品分配……固然能激励士气,可整体上依旧难以掩盖这种问题。
说到底,五部营、虎步军终究不是真正的脱产常备军。
既然平日要屯戍耕战一体,享受了这方面的好处,就要承受这方面的坏处。
这里对魏兴说出的话,也会通过魏兴这些人的嘴流传全军。
倒是匈奴义从因为生活更苦,对于服役时间也有更长的忍耐力。
等河东、关中粮食生产趋于稳定后,军制不需要大改,但兵员要进行改动,尽量脱产。
送走魏兴、荚童,赵基又捧着地图研究路线。
按照节省体力、马力的初级急行军方式,赵基能在五天后抵达黄白城。
如果蹄铁、双边马镫全军列装,这个时间可以提升到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