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努力刹车

虎贲郎 中更 1686 字 8天前

这样拆来的骑士,张辽也不会委派什么重要差事。

这些人是幽州豪强子弟,可以暂时迫使他们屈服,却很难让他们忠诚。

除非抓到他们的家眷、软肋。

所以目前在张辽军中,也就做一做日常巡查的工作,斥候、前锋这样的任务,轮不到这些人。

目前处于磨合期,相互能看顺眼,以后才有更进一步合作的机会。

豪强子弟普遍有自己的意志,不是说打散了立刻就能消化。

相互不认同,强扭在一起,能相安无事就不错了。

一个优秀的将军,肯定要懂政治,要调解麾下的矛盾,要平衡同僚之间的关系。

对外战争时期,也要善于捕捉敌人内部的矛盾。

你不懂政治,对方有矛盾摆在你面前,甚至对方有人来找你进行投效,你也无法断定虚实真假。

张辽显然是一位优秀的将军,对战争也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荆州,他与高顺的意见是一样的,拿对方的粮食就可以了。

哪怕是南阳,也只是暂时栖身之地。

天子、公卿久居南阳,会失天下之望。

渡过眼前的粮荒难关后,肯定要兵出宛口,要么归于雒都,要么继续待在许都。

南阳利于守,却不利于攻。

朝廷如果失去攻击力,那朝廷的威势会快速垮塌。

天子在赵基手里时,朝廷权威快速高涨的原因就在于赵基反手就灭了白波诸将;当时的公卿乱折腾,也弄没了卫、范两大姓,赵基也没少剪除河东不听话的豪强。

后来太原、上党大姓豪右的血泪,更是助长了朝廷的威势。

高干、袁熙的全军覆没,更是将这种威势推升到了极点,使得袁绍都不敢轻易与赵基决战。

各地服从于朝廷的根本逻辑就在于暴力!

吕布怎么折腾南阳大姓都没问题,唯独不能失去对外威慑力。

而进攻荆州的话,一旦陷入战争沼泽,无法顺利推进,那么对外威慑力荡然无存,内部若有若无的凝聚力也会快速消失。

凝聚力这种东西,你觉得它有,那它就有,你会畏惧它,做事的时候也会有所顾忌。

当产生否定凝聚力的共同认知时,那就仿佛船要沉了,每个人都得自救,尽可能拆船上木材,供自己活命。

而眼前,不适合用军事手段解决,那就用政治手段。

双方谈判难以互信,只能拉赵基进来当担保人。

能和谈的话,对各方都有好处。

可荆州人、刘表就怕吕布胸无大志,在南阳站稳脚后,调头来打荆州,而不是兵出宛口,再次去争夺中原。

想要和谈,就要牺牲一些东西,比如士民视之如龙的白马,或者张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