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时光匆匆,物是人非
不久之后,李晓芸正式上任,成为了这座小县城的县长。她选择留在家乡工作,原因很简单——这里是她的根,是她的家乡培养了她,也是袁立教导了她。她发誓要守护这里的一切,让这里变得更美好。
上任后,李晓芸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修建学堂,鼓励更多的孩子读书;她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改善百姓的生活;她还组织修建了道路和桥梁,让这座小县城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她的努力很快见到了成效,县城的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又二十年过去了,袁立依然扮演着杂货店老板的角色,但他的店铺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自己也变得苍老了许多,他将店铺重新装修了一番,货架上的商品也更加丰富。虽然他的身份是凡人,但他始终在默默观察着这座县城的变化,感受着红尘中的点点滴滴。
街道上的小贩们也有了各自的变化。卖豆腐的王大娘年纪大了,将生意交给了儿子,自己则在家带孙子。她的儿子继承了她的手艺,豆腐依然鲜嫩可口,每天清晨都会给袁立送一碗热腾腾的豆浆。
“袁老板,早啊!这是刚磨的豆浆,您尝尝!”王大娘的儿子笑着招呼道。
袁立接过豆浆,笑着道谢:“谢谢,你娘的手艺可是咱们镇上的招牌,你可得好好传承下去。”
卖早点的李大叔也退休了,将摊位交给了女儿。他的女儿手艺了得,包子、油条依然香气扑鼻,吸引了不少食客。
“袁老板,来尝尝我家的新口味包子!”李大叔的女儿热情地招呼道。
袁立笑着点头:“好,我一会儿就去。”
还有那位曾经想将女儿许配给袁立的老秀才,如今已经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他的女儿早已嫁人,生活幸福美满。老秀才依然喜欢来袁立的杂货店串门,和他谈天说地。
“袁老板,这些年咱们镇上的变化可真大啊!”老秀才感慨道。
袁立笑着点头:“是啊,晓芸当上县长后,咱们镇上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老秀才拍了拍袁立的肩膀,笑着说道:“袁老板,您可是咱们镇上的大恩人啊!要不是您当年教导晓芸,她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袁立摇摇头,谦虚地说道:“哪里,晓芸能有今天,全靠她自己的努力。”
二十年过去了,这座小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狭窄的街道变得宽阔平整,两旁种满了绿树和花草;曾经低矮的房屋被崭新的楼房取代,街边的商铺也越来越多,热闹非凡。
学堂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农田里,农民们用上了先进的农具,收成一年比一年好;街道上,人们穿着整洁的衣服,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李晓芸从未有过一刻忘却自己曾对袁立许下的郑重承诺。时光荏苒,但那份承诺却如同深植于心的种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