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法国空军受航程限制,甚至无法进入东普鲁士领空。没错,我承认这一点。”
从法国到东普鲁士,战斗机或许还有可能,但轰炸机很难轻易抵达。
但俄罗斯呢?
“必须夺回制空权。”
德国当然还有储备油。
煤矿产区也并非只有莱茵兰,而且莱茵兰的煤矿产区也没有完全被摧毁。
莱茵兰地域广阔,轰炸大队难以将所有煤矿都夷为平地。
作为推动德国全国工业化的主要力量,莱茵兰不会轻易沦陷。
“只要为无限制潜艇战和最新式战斗机大队提供充足的石油资源,我们就能夺回制空权。德国空军有足够的飞行员。”
议会的桌子,齐柏林空军司令最后一次躬身行礼。
“拜托各位了。”
德国空军,被齐柏林空军司令的激情所打动,议会通过了追加预算编制,帝国政府也向空军提供了战略储备油。
但这还只是开始。
以此为契机,德国开启了全面总体战。
“成立国家战略资源监督委员会。”
总体战,仿佛是最后的孤注一掷。
这是将整个国家改造成战争机器的最后挣扎。
>>>
“国家战略资源监督委员会?”
德国政府,财政部的马克斯部长正在与内政部长进行交谈。
战争部长也一同出席,他们正在讨论与战争相关的经济政策。
总体战,为将德国改造成战争机器,三个国家行政部门齐聚一堂。
“这是一个管理和控制德国短缺的石油、煤炭、木材等战略物资,并负责其供应的上议院委员会。”
“议会终于下定决心了。”
为实施总体战,率先行动的是议会。
“德国皇室、军方、议会、政府四方批准的总体战即将开启。现在推行政策已毫无阻碍。”
“嗯。全面管理监督国家战略资源,意味着国家将全面控制国内市场流通的战略资源。”
“多数意见是实行配给制。”
“也只能这样了。”
控制国家战略资源,原本应通过国内市场流向德国民众的必需资源,今后将由国家机构管理监督并进行配给。
“在此之前,德国军方是否制定了应对当前局势的解决方案?”
马克斯财政部长问道。
战争部长神情严肃地拿出笔记本,认真回答问题。
“总体战动员的部分兵力将部署在西线,展开拖延战,其余兵力全部投入东线,以占领资源产区。”
“主要资源产区?”
“首要战略目标是塞尔维亚王国,其次是罗马尼亚王国,第三个战略目标是阿塞拜疆油田。”
石油(Oil),这是一场只为石油而发起的进攻。
“必须经过乌克兰。”
“啊,说到这个,柏林参谋部推测了俄罗斯只能推进到喀尔巴阡山脉的原因,以及为何将罗马尼亚王国置于首要位置。”
“战争部忙得不可开交啊。”
“没办法。不过关键事务并非由战争部处理,而是由柏林参谋部负责。”
战争部长干咳一声。
“总之,俄罗斯军队只能推进到喀尔巴阡山脉的最大原因,是乌克兰的工业化尚未完成。”
“乌克兰工业化的主要成果是乌克兰中央铁路建设。”
“但由于乌克兰中央铁路的核心是东部铁路,西部铁路网络十分薄弱。”
刷刷——
战争部长在便签纸上画了一幅地图。
的确,图中的乌克兰西部铁路网络极其薄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是铁路运输机动性的限制。”
“是的,柏林参谋部正计划根据此信息占领乌克兰西部的农业产区。”
“突破乌克兰,很快就能到达阿塞拜疆。”
“柏林参谋部似乎也是这么想的。”
德国战争部,他们为了德国的胜利,不惜一切代价。
只要占领罗马尼亚王国,就能获得国际油田。
虽然比不上巴库油田,但也足够让德国不用再实行石油配给制。
“但不是必须先占领塞尔维亚吗?”
“目前德国军队已组建第9集团军,并派往奥匈帝国。”
“第9集团军……一般人可难以承担此重任。”
“领军之人并非泛泛之辈。”
战争部长兴奋起来。
“第9集团军司令由马肯森上将担任。他是第8集团军下属表现卓越的军长,最近刚刚晋升。”
“这可是施里芬参谋总长的路线。”
“没错,参谋长由汉斯·冯·泽克特少校担任。”
通过坦能堡战役验证过的实力,柏林参谋部计划派遣由名将组成的第9集团军前往塞尔维亚前线和喀尔巴阡山脉前线。
首先要攻克首要战略目标塞尔维亚王国,才能进一步推进到旁边的罗马尼亚王国。
“此外,德国正在与国王拥有德国血统的保加利亚王国进行谈判。”
巴尔干半岛的普鲁士,保加利亚王国在巴尔干半岛堪称陆军强国,若能使其作为同盟国参战,占领罗马尼亚便十拿九稳。
小主,
基于血统关系,保加利亚王国对德国怀有好感。
最重要的是,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王国是宿敌。
“这场战争的局势,仍不明朗。”
德国东部战线,显然这里将爆发这场战争的最终决战,也是最后一场惨烈的防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