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法国对德国莱茵兰地区的战略轰炸行动
>>>
“嗯……”
首都防卫司令部,负责指挥北方集团军,也就是所谓“十字军”集团军的首都防卫司令,一脸忧虑地待在作战室里,迟迟没有出来。
看到南方集团军,即法国第2军司令部在杜奥蒙堡几乎陷入瘫痪的状况,西线的局势对法国来说绝非有利。
“是轰炸飞行大队。”
法国结算银行,今天凌晨,首都防卫司令与参谋军官们一同前往法国结算银行,在大会会议室获取了重要情报,并收到了来自法国结算银行的公文。
实际上,法国结算银行的上级机构是美国财政部,更准确地说是杜鲁门,这份公文几乎等同于杜鲁门亲自下达的命令。
“真是麻烦。”
嘎吱——
首都防卫司令把椅子往后推,靠在椅背上,就这么躺着望着天花板。
确实麻烦。
但麻烦的地方不止一处。
“没错,轰炸飞行大队首次实战部署就令人头疼,更麻烦的是,这个提议里还藏着点陷阱。”
啪。
他把文件夹扔了出去。
参谋军官一边翻找文件,一边浏览着上面的条件。
法国结算银行连文件夹都准备好了,这就不再是请求,而是作战命令了。
“你觉得这次作战光靠轰炸飞行大队就能解决吗?”
“绝对不可能。”
“对,在必须让轰炸飞行团全员出动的情况下,文件里却要求投入超过大队规模的兵力。”
“……这实际上就是要派出作为精锐部队的轰炸飞行团吧。”
“可不是嘛。”
司令冷笑一声。
“这就是这样一份命令。”
噌。
司令从椅子上猛地站起来,握住指挥棒,对着摊在桌上的德国地图,用指挥棒砰砰地敲着。
“法国结算银行委托进行战略轰炸的地区是莱茵兰(Rhineland)。”
“莱茵兰?”
“没错,除了个别地方,需要覆盖的范围实在太大了。想要对整个莱茵兰进行战略轰炸,这想法首先就很难实现。”
“为什么盯上莱茵兰呢?”
“为什么盯上莱茵兰?你都不看报纸吗?”
啪——
这次他把桌上的报纸扔了出去。
参谋军官吓了一跳,连忙用双手接住报纸。
[OPEC对德国实施制裁行动。]
[英国皇家海军展现实力。英国皇家海军对印度洋的全面封锁,严厉的海上检查,实际上束缚了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手脚。]
[德国已无油田。]
[罗马尼亚王国发布紧急命令,俄罗斯在清洗腐败后正忙碌行动。]
[席卷世界的大战进入高潮。]
“德国没有石油了。”
“是的。”
“但杜鲁门似乎不仅想切断德国的石油供应。从一开始大量提供轰炸机时,就应该想到他早有此打算。”
“……抱歉,我不明白。”
“啧。看不到世界局势的军人就要被淘汰了。士兵或下级军官不懂也就罢了,校级以上军官要是连上级指示的作战意图都领会不了可不行。”
“……我会改正。”
“总之。”
首都防卫司令,斐迪南·福煦野战元帅清了清嗓子。
世界局势正朝着恐慌发展,就像报纸上说的,正朝着高潮进行战略冲刺。
“是煤炭。”
莱茵兰(Rhineland),德国西部的核心工业地区,同时也是煤炭产区。
也就是说,杜鲁门企图通过让法国轰炸飞行团对莱茵兰地区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使煤炭供应陷入瘫痪。
在破坏工业地区的同时,切断煤炭供应,剥夺铁路的机动性,从而暂时斩断德国军队的运输能力。
“这招虽然狠辣,但很有效。”
“通过对德制裁限制石油,再通过战略轰炸限制煤炭。虽说莱茵兰并非煤炭产区的全部,但对于依赖铁路运输的德国陆军来说,这打击相当致命。”
“这人太可怕了。”
“嗯,我觉得他的另一面更可怕。”
嗤。
福煦司令点燃了廉价香烟。
在法国北部战线,士兵和军官们正不断有人实时伤亡,他可没心情抽昂贵的雪茄。
更何况,廉价香烟劲儿更大,更能缓解压力。
“几天前,有消息称大量石油通过铁路运输抵达了波尔多。猜猜还跟着运来了什么?是什么呢?”
“……大量炸弹?”
“不太对。”
炸弹确实也运来了。
为空中轰炸准备的物资数量足够,但不止这些。
实际上,普通炸弹的比例反而较低。
“是凝固汽油弹。”
“……!!!”
凝固汽油弹,这是一种与白磷弹稍有不同的炸弹,完全聚焦于引发火灾,堪称恶魔的气息。
浇水不仅不会灭火,反而会让火焰更猛烈,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难以扑灭的炸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炸弹在这次战争中不是被限制使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