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谁都能看出,农业委员会的委员们迫不及待想开始提问,但遵循重视程序的参议院传统,他们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宣誓等各项流程。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的美国政治中,参议员们就如同各个联邦州选出的“国王”,南北战争前就延续下来的参议院政治中,这些“国王”的风范,依然对美国政治有着巨大影响。这意味着,不是只有杜鲁门能带着一群身着黑色正装的壮汉四处走动。
形式上的程序一结束,问题如雨点般砸来。
“杜鲁门部长,农业委员会有问题要问您。”一位委员率先开口。
“请讲。”杜鲁门礼貌地回应。
“据我们所知,目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英国尚未获取哈伯 - 博施法的工艺。”委员说道。
哈伯 - 博施法并未完全向公众公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德国处于战争时期,弗里茨·哈伯又是狂热的爱国分子,一心效忠德国,毫无公开的意愿。
若不是巴斯夫(BASF)将哈伯 - 博施法改良以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美国也无法获得该工艺。
“该生产工艺,德国除美国外,未向任何国家公开,目前诺贝尔奖委员会也在敦促其公布详细工艺。”杜鲁门回答道。
“哼,为了爱国心连诺贝尔奖都能放弃的科学家可不多见。”杜鲁门这句冷嘲热讽的话,引得周围人发出一阵轻笑。
德国的弗里茨·哈伯宣称,为了德国的胜利,他可以放弃诺贝尔奖。
毕竟,这位疯狂科学家为了德国的胜利,研发出毒气并对协约国使用,对他还能有什么期待呢。
“那么,我的问题是。”农业委员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拥有哈伯 - 博施法的杜鲁门部长,您打算如何运用这项技术?”
这是来之前就预料到的问题。
这是那种既想适当给杜鲁门脸上贴金,又不能过于谄媚,否则民众会敏感反应的刁钻问题。
但也没必要搞得敌对,所以杜鲁门干脆利落地回答了。
“我计划优先向‘国内’的粮食巨头们提供许可。许可将通过拍卖的方式授予。”杜鲁门说道。
“如果是国内粮食巨头的话……”委员思索着。
“首先嘉吉(Cargill)和ADLC(日后ADM的前身)肯定会参与。最近被美国银行收购并将总部迁至美国的路易·德雷福斯(Louis Dreyfus)也会参与。”杜鲁门详细地说。
当然,这里的美国银行指的是杜鲁门投资银行。
路易·德雷福斯的总部在这个时代迁至新泽西州,新泽西州是当时的避税天堂,也是对企业友好的联邦州之一,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也将总部设在新泽西州。
实际上,路易·德雷福斯和标准石油公司一样,运营中心都在纽约。
这时,旁边一位农业委员急忙插话。
“等一下,您的意思是,国内粮食巨头参与,海外粮食巨头连候选资格都没有吗?这似乎不符合商业公平原则。在崇尚自由主义的美国,竟有这种管控?”
“嗯?”杜鲁门皱起眉头。
从这些用词上,杜鲁门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
这家伙肯定收了海外粮食巨头的贿赂,海外粮食巨头的话,这个时期应该是在荷兰的邦吉(Bunge)吧?虽然它后来迁至美国圣路易斯,但此时还是海外巨头。
“很抱歉,我是美国公民。我担任美国财政部长,有义务优先考虑美国的利益,并为美国而行动。”杜鲁门义正言辞地回答。
“哦哦哦……”WOW——!在神圣的参议院里,响起了对杜鲁门的小小欢呼声和口哨声。
没错,在美国,为了国家利益的选择,永远是正确的。
公理是最简单却又最有力的武器。
杜鲁门可不会把那些收了海外贿赂的叛国贼,粉饰成什么正人君子。
“哈伯 - 博施法是一种能极大提高农业产量的神奇工艺。但反过来说,它能大量生产作为联邦政府物资储备项目的战略物资——粮食资源。从外交角度看,这项工艺本身就是战略物资。”杜鲁门继续解释道。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当然,政府不会以战略物资为由没收这项技术。
农业部不会运营企业,而且为了实现粮食的大量生产,由粮食巨头们持有该项技术更为合适。
毕竟,美国向来有不过多干预民间经济的传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打算仅为美国使用这项许可,为此,我将在向国内粮食巨头拍卖许可后,只向这些粮食巨头公开该技术。也允许联合投标。”杜鲁门就此划清界限。
允许联合投标,意味着多家企业可以携手参与,这就相当于公开告诉大家,粮食巨头们可以组建卡特尔联盟,凭借强大的现金调动能力来掌控局面。
但就目前而言,这是正确的做法,因为当下能迅速将哈伯 - 博施法应用于农业并实现商业化的,只有粮食巨头们。
虽然杜鲁门是嘉吉(Cargill)的大股东,也是路易·德雷福斯(Louis Dreyfus)的实际控制人,但这并不影响决策。
“当然,针对农业领域和化工领域等不同应用领域,都会分别进行投标。”杜鲁门深吸一口气,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句能让美国民众兴奋的漂亮台词。
“在此,我郑重宣布,我将努力让这项技术成为只属于美国、为美国所用、服务于美国的战略物资。”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杜鲁门!杜鲁门!杜鲁门!”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形象塑造成功。
原本应安静进行的听证会,变成了喧闹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