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制空权的争夺:美国的战机布局与德国的飞艇迷信

“齐柏林飞艇目前1000艘都在基地吗?”施里芬谨慎地问道,如果部分飞艇正在执行任务或处于作战中,事情就会变得复杂棘手。

德国空军作为新诞生的兵种,操作和调度都比较复杂,在施里芬看来,专家齐柏林空军司令的意见至关重要。

“是的,几天前刚完成作战任务,现在都停留在基地。”参谋上尉回答道。

“那就好。”施里芬微微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可以进行大规模出击。他坚信,如果德国能够平定凡尔登,协约国将再也无法维持现有的战线,战争的局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法国全面战争开始。]

[临时总统府,呼吁法国民众全力以赴。恳请大家为了法国而战。]

[不仅是可参战的男性,连女性都被投入的大战。为保卫法国而英勇献身的崇高勇士们。]

[西部集团军‘十字军’,整合了从法国西部征召的3个野战集团军兵力,投入首都防御战线。]

[凡尔登防御战线是否也会组建集团军?英国增派的野战集团军会与之会合吗?]

[对尚未成立的协约国总司令部的期待值上升。]

“集团军。”施里芬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丝不安。集团军是整合多个野战集团军的大型编制,他的不安并非针对法国或协约国的集团军,而是来自东线,来自对俄罗斯动员能力的深深恐惧。

“俄罗斯不是正在运营名为战线军的集团军吗?”施里芬问道。

“是的,目前正在西北战线和西南战线两个方向展开。”参谋回答道。

“目前是这样。”施里芬心中隐隐有种预感,他深知一旦俄罗斯全面开始动员人口,那将是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俄罗斯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施里芬缓缓说道,可别小瞧这“第三”的排名。俄罗斯的排名仅次于清朝和印度,对比对象本身就是人口庞然大物,所以德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至少有1亿以上人口,这只是大致估计的人口统计数据,但俄罗斯的行政能力实在让人难以完全相信,说不定实际人口有2亿。

“如果俄罗斯像法国一样展开全面战争,到底能动员多少人口呢?”施里芬心中暗自思忖,1000万?2000万?5000万?这些不断攀升的数字让他感到头晕目眩。

如果不尽快整顿西线,德国可能会在这场战争中陷入绝境。

就连与英国的谈判也到了关键时刻,法国甚至都组建了集团军编制。

以斯拉夫主义和日耳曼主义为旗帜,彼此憎恶的俄德战争,未来会如何发展,充满了未知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前德国仍占据优势。”施里芬心中暗自给自己打气,但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安心投入战争。

“作战批准。”施里芬向参谋们下达命令,“通过大规模空袭摧毁凡尔登,陆军兵力切断其腰部,包围并歼灭协约国军队。参谋们撰写书面报告,进一步完善作战计划,精心设计后提交。”

“是!!!”参谋们齐声回应,声音响亮而坚定。

“呼……”施里芬暗自深吸一口气,突破西线的腰部——凡尔登,他坚信,这次作战将成为欧洲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亚眠方向已经组建了集团军,镇压变得更加困难,攻打巴黎的计划已然失败,这就不用多说了。那么,只能再次尝试突破凡尔登。

“结束西线的大规模进攻。”施里芬低声呢喃,将希望寄托在了德国的空军——齐柏林飞艇身上。

>>> 情报获取与战斗机首秀

美国财政部情报本部,这里是情报的汇聚地,也是战略决策的重要支撑点。

德国的齐柏林事业部有不少美国人参与其中,这使得美国能够迅速获取德国空军作战的关键情报。

事实上,一直以来美国都在密切关注德国空军的动态,持续获取相关信息。

但由于德国空军此前牢牢掌握着制空权,其安保措施并不像陆军那般严密。

毕竟,如果此前获取的情报曾让德国空军陷入不利战斗,哪怕只有一次,他们也必然会加强安保,然而这种情况并未发生。

“得到的情报显示,火力攻击的目标是凡尔登,陆军参谋部正在准备大规模进攻。”情报人员向杜鲁门汇报着最新情报,德国空军丝毫没有察觉到异样,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作战计划之中。

“为了今天,筹备已久啊。”杜鲁门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期待,这将是美国战斗机的首次华丽登场,也是改变战争局势的关键契机。

在法国第三共和国的临时首都波尔多的陆军航空基地,此刻正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

这里,即将迎来美国战斗机的首战,这是直击德国空军要害的最佳时机。

“终于到了战斗机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指挥官们和飞行员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美国战斗机的这场首战,无疑是将军事强国德国打入深渊的第一声号角,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