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MF的控制下,英格兰银行不断通过印钞机增发英镑。他们打着克服经济危机的旗号印钞,然后把钱发给负债的企业和银行。”
“这肯定会引发混乱。”
用国家援助资金开派对,
这在金融界是常见的事。
那些对金钱痴迷的家伙就像附着在尸体上的蛆虫。
“量化宽松(QE),我们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这么称呼的。既然通过救助资金度过了外汇危机,那么国内市场即便汇率有些不稳定,也要先通过印钞机解决燃眉之急。”
但英国政府知道吗?
量化宽松本身就是泡沫制造机。
如果他们调控不当,很可能再次面临泡沫危机。
现代美国通过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逐步收回量化宽松的影响,但被经济危机冲昏头脑的英国政府,真的能做到吗?
经济危机随时可能再次爆发。
“把这些都抛到一边,我们只要能拿到钱就行。不管他们印多少英镑,我们只接受美元交易。”
“原来如此。”
“一旦战争爆发,金本位制就难以维持。必须印钞疯狂购买战争物资。”
即便想坚守金本位制,但随着战争升级,也不得不放弃黄金兑换,因为没钱就只能印钞。
国家可以通过印钞购买国内产业生产的战争物资。
这就相当于在纸上印上‘钱’字去购买物资,可当下又急需这些物资。
“尽快把战斗机送出去。英国的份额运往法国,让他们用掉。这样反而更快。”
“全部运往法国波尔多,这样没问题吗?”
“反正都在IMF的控制之下。从经济角度介入战争局势,随时都可以。而且尽快收到物资,对英国来说也有好处。”
“那拆解后再运送就没意义了吧?”
“所以让你立刻停止拆解,重新组装。反正刚开始拆解没多久。”
贝隆愣了一下,
似乎在思考杜鲁门的意图。
但很快他就向旁边的助手下达命令,然后再次专注于和杜鲁门交流。
“协约国需要战斗机。”
“反应挺快啊。”
“通过军事情报机构得知,德国在凡尔登出动了飞行编队。”
啊,对了。
这家伙从军事情报机构获取消息肯定更快。
财政部情报部门在军事信息方面也依赖军事情报机构的协助,所以不会有太大差别。
“一旦飞行编队的飞行范围扩大,可能会在整个战线上投下炸弹。不过,飞行编队的轰炸精度通常不高,实际上相当于增加了几个炮兵营吧。”
“那应该不用太担心吧。”
“不。飞行编队规模太大,如果在整个战线上投弹,对协约国来说太不利了。而且……”
飞行编队能够打击炮兵营无法触及的地方。
“要是直接轰炸司令部,那不就酿成大祸了。”
“……那肯定是大祸。”
“这个世界对空军还不太熟悉。很多指挥官都无法判断空军的威力。他们要是掉以轻心,就会被击中丧命。”
而且……
俄罗斯军队的情况也有些微妙的不稳定。
如果不在这里压制一下德国军队的气焰,协约国可能就会陷入绝境。
“得改变一下局势。”
如果俄罗斯军队溃败,战线就会大幅后退。
像广阔的东部战线这样的地方,飞行编队也没有太多发挥的空间。
为了稍微延缓作为‘坦克’的俄罗斯军队溃败的速度,必须牵制住德国的飞行编队。
“战斗机是飞行编队的完美克星。”
俄罗斯必须尽可能地消耗德国军队。
如果和德国军队的伤亡交换比高,那就多投入兵力。
俄罗斯不会战败,但“德国军队的力量被削弱了多少”则是另一回事。
“德国也该挨揍了。”
杜鲁门露出了微笑。
然而,东部战线开始朝着与杜鲁门预期稍有不同的方向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历史上的坦能堡战役中,出现了一个“搅局者”。
>>>
“撤退!快撤退!”
哔——!
东部战线广袤的大地。
德国步兵与俄罗斯步兵对峙、举枪相向的场景并未出现。
因为德国步兵此刻正惊慌失措地从前线撤退。
轰!
第8集团军司令部。
作战指挥室的门被猛地撞开。
众多校级军官、将军级军官齐聚的司令部里,满脸怒容的参谋长冲了进来。
“司令官先生!您究竟为什么要撤退!我们完全有能力击退俄罗斯军队!”
参谋长愤怒到了极点。
但第8集团军司令弗里德里希此刻满心焦虑,甚至都没想过要呵斥他。
反而拿出一张照片,“啪”地一声展示出来。
“参谋长,你是打算把我们的士兵都害死吗?这是我方侦察兵拍摄的照片。面对这漫山遍野的40万敌军,我们怎么可能取胜!!!”
他一拳砸在桌子上。
照片中的场景极具冲击力,令人恐惧。
只见平原的地平线被密密麻麻的俄罗斯军队填满,他们正向前推进。
地平线被士兵们染成了黑压压的一片。
“我们的土地太过广袤,无法像西线那样构筑连绵的战壕!就算用机关枪把敌人都打死,如此密集的大军也会踩着尸体冲过来!而我们呢!我们第8集团军呢!”
仅仅7个步兵师。
简直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