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英国政坛的混乱漩涡:贝尔福的甩锅、霍尔丹的困境

第276章 英国政坛的混乱漩涡:贝尔福的甩锅、霍尔丹的困境

“少爷,这次听证会连标准石油的阿奇博尔德董事都被传唤了。”

美国参议院。

一场震撼全美的石油巨头间的激烈争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由于频繁的听证会,美国参议院总是挤满了身着黑色正装的人们。

亲梅隆和亲洛克菲勒的政客及企业人士纷纷被联邦检察院传唤,司法部长塔夫脱宣称要组建特别调查小组。

然而,或许是石油巨头们也深知,一旦彻底摊牌,可能面临被白宫扫地出门并遭到追击的下场,所以他们并未深入挖掘,只是做了些表面功夫。

“随他们去吧,这都是在作秀。只要稍微敲打一下,进行些整顿,舆论风波自然就会平息。”

“是这样吗?”

“这不过是一种转移视线的手段罢了。”

在商业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通常在台面下悄然进行。

因为对于监管部门和说客们而言,与政客打交道时,动静越小越有利。

即便如此,石油巨头们却将此事闹到政治层面,把美国参议院和司法部搅得不得安宁,可见他们是多么迫切地想要在台面下尽可能地转移公众视线。

真正的战争往往在台面下激烈交锋。

“这么说,石油巨头们已经……”

“在把美国参议院和司法部闹得沸反盈天之后,他们肯定又在台面下展开激烈角逐了。”

啪。

杜鲁门把报纸扔了出去。

这是今日的《华尔街日报》,杜鲁门手指所指的新闻报道篇幅很小,刊登在相当靠后的版面。

[皇家荷兰石油公司旗下的流通批发商。石油巨头为争夺亚洲市场份额展开激烈收购战。]

[壳牌石油公司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不和。印度帝国石油流通市场的动荡。]

[大英殖民帝国的石油市场。摇摇欲坠的石油流通行业。大量交易涌现。]

“利用荷兰和英国之间的矛盾展开收购战之类的。”

“单方面实施石油减产措施,使得石油产量集中于英国本土,如此一来,殖民地的石油企业主们日子就不好过了。我们已经能看到,这些石油企业主陷入困境后,他们的公司正面临被收购的局面。”

归根结底,海外市场才是关键。

美国国内的石油市场由标准石油、海湾石油、国库基金石油公司三分天下。

这已然是一片红海,石油产量越高,就越需要开拓海外市场。

[专利战争。以石油开采技术等石油相关技术为核心,一场激烈的神经战拉开帷幕。]

“而且,难得一见的专利战争也在大企业间爆发,并且持续不断。”

尤其是开采技术至关重要。

最近,美国近海也有开采的动向,投入了大量的白人精英人才。

为了垄断工科大学的人才,他们不惜投入资金,标准石油的垄断体系在德克萨斯油田崩溃后,似乎出现了良性循环。

“嗯,这对美国来说是个好现象。事实上,少数巨头竞争的市场最终往往会走向联合垄断。”

“没有走向联合垄断的原因是……”

“罗斯福可是睁大眼睛盯着呢,要是搞联合垄断,肯定会被商务部收拾得连骨头都不剩。”

这就是“修昔底德陷阱”。

该是安全困境理论的一例,用来描述当新兴强国崛起威胁到现有强国的国际霸主地位时,双方越可能直接爆发战争冲突,强者之间相互忌惮。

就如同现代美国和我国的对立一样,标准石油和海湾石油无法共存。

杜鲁门早就料到,总有一天它们会展开激烈争斗。

毕竟,同一片天空下容不下两个强者。

“不管怎么说,罗斯福总统还真是厉害。真没想到标准石油的垄断格局能如此自然地被打破。”

“咦?等一下。国库基金的石油公司在德克萨斯按照正常开采量进行开采,难道不是因此才维持了平衡吗?这不是少爷您……”

“不是的。罗斯福总统太了不起了。不然呢?你是觉得我刚才说的不对吗?”

“啊,不是的。”

詹姆斯嘟囔了一句,但杜鲁门立刻打断了他。

总之,罗斯福做得很出色,他可不想惹麻烦。

“白宫和商务部也看好当下的局势。石油巨头们通过良性循环展开竞争,将海外石油市场的主导权吸引到美国。”

“还把海外资本市场的资金也都聚拢过来了。”

其他欧洲列强都深陷连绵不绝的战火之中,又有谁敢对美国龇牙咧嘴呢。

“现在只需朝着美国称霸的目标前进就行了。”

我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中立国。

现在,英国、德国、法国政府也该明白了。

美国在另一种意义上,就是“中立国”本身。

因为我们只站在美元这一边。

笃笃。

咔嗒。

像往常一样,关上门后,情报局长走进了财政部长办公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与詹姆斯对视了一眼,但很自然地就走了过去。

因为他早就知道詹姆斯是杜鲁门最亲近的人。

“部长先生,苏格兰发生了大规模示威活动。苏格兰零售金融公司破产,导致现代金融系统暂时瘫痪。”

“仿佛回到了中世纪啊。”

“是的,英国的储蓄银行法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储户保护政策,储户可以轻易地取款,正是这种机制导致了银行迅速破产。”

“没下达银行关闭令吗?”

“确切地说,是没办法下达。”

银行关闭令。

这是通过暂时关闭银行来阻止取款的紧急命令。

但英国却无法对苏格兰下达关闭令。

“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一旦英国下达银行关闭令,伦敦金融城的信誉将一落千丈。”

作为国际金融都市的声誉。

这里是全球金融市场汇聚的金融平台,也是庞大的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