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制定信用法之后,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的话语权提高了。官方资料、官方机构的建议、公文、警告等,都按照国家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NRSRO)的评估标准来设定,这可都是你干的好事。”老摩根看着儿子,眼中露出一丝赞赏。
杜鲁门在信用法制定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魄力,让他深感骄傲。
“……是的。”杜鲁门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神情。
信用法的制定,不仅规范了金融市场的秩序,也为他们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财政部和联邦储备系统,连续6个月,几乎每天都像疯了一样发布撤资建议和公文,信用评级机构能坐得住吗?”老摩根接着说道,脸上露出一丝担忧的神情。
他深知,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
“当然坐不住。”
老摩根连连点头,似乎在肯定自己的想法。
“……信用评级机构眼红了,盯着伦敦金融城,而华尔街的银行却没有一家敢轻举妄动。”杜鲁门无奈地说道,在这场复杂的金融博弈中,各方势力相互制衡,使得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砰!老摩根靠在柔软的椅子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大家都撤资了,中小型银行也把主要交易银行和中介商,全都换成了纽约的大型银行。”大撤离,在金融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波澜。
实际上,美国银行就算想收集英国以担保债务凭证(CDO)构成的资产,也无能为力。
国家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无差别地降低信用评级,让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撤离也没那么困难,毕竟一开始就没怎么掺和进去。
“但事情还没完吧?”
他认识的华尔街狼群,可不是什么善良的天使,他们在金融市场中,总是敏锐地寻找着下一个猎物。
“嗯……反正知道伦敦金融城迟早要完蛋,所以和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产品合同。”老摩根狡黠地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
赌伦敦金融城会倒闭,这就是华尔街的决定。
一旦确定立场,就要坚持到底。
幸运的是,伦敦金融城拥有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这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保险公司那帮家伙,嘲笑美国佬给他们送钱,欣然接受了。”杜鲁门嘴角浮起一丝嘲讽的笑意,泡沫的存在,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没人知道泡沫何时会破裂,所以保险公司才会嘲笑。
泡沫破裂得越晚,对他们越有利,还能大赚一笔保险费。
没错,他们会这么想。
如果是普通的纽约金融势力,或许确实如此。
但杜鲁门期待着伦敦金融城的崩溃,同时也期待着华尔街的复兴,而且他几乎是唯一知道伦敦金融城还剩多少时间的人。
“嗯……收益率值得期待。”杜鲁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英国本土大空袭,德国柏林参谋部的空袭计划,早已通过情报机构获取。
如果德国夺走制空权,伦敦连续几周遭受战略轰炸,伦敦金融城会作何感想?
到那时,他们还能嘲笑我们吗?
震惊与恐惧,德国及其相关人员,只盼望着大空袭的到来。
想象着制空权丧失、陷入火海的英国的未来,他们就吓得尿裤子。
但杜鲁门策划的震惊与恐惧,怎么可能就此罢休。
他是期待英国衰落的人之一,可不会只搞几次小把戏就了事。
杜鲁门想象着陷入火海的伦敦,以及因恐慌而尖叫的伦敦金融城,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父亲。”杜鲁门突然抬起头,看着老摩根说道。
“怎么了?”老摩根疑惑地看着儿子,不知道他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那些保险产品,尽量多找几家保险公司,抬高保险金,保险公司肯定会乐意卖的。”杜鲁门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嗯?”老摩根的眼神变了,他瞬间明白了杜鲁门的意图,眼睛越睁越大。
没错,就是这样。您所想的正是杜鲁门要说的。
杜鲁门搓着两根手指,心里想着。
这将是一场精彩的金融博弈,而他们,将是这场博弈的赢家。
“这会很有意思的。”伦敦金融城,如果老摩根作为摩根家族的族长,是不是也该从英国拔几根支柱回来?
伦敦金融城的支柱想必很粗壮,但摩根这个名字,可比它们沉重得多。
老摩根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接着爆发出一阵大笑,仿佛屋顶都要被掀翻。
“哈哈哈哈!到了晚年,总算享受到儿子的福了。”老摩根笑得前仰后合,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神情。
说实话,杜鲁门今天才知道老摩根还能露出这样的笑容。
在他的印象中,老摩根一直是严肃而威严的,很少有如此开怀的时候。
“杜鲁门,你很不错,果然是我的好儿子。”面对老摩根真诚的夸赞,杜鲁门微微一笑,感觉还不错。
>>>
嗡嗡嗡嗡……
德国,法兰克福郊外的一个机场。
五十多架飞艇,间隔较大地排列在巨大的机场跑道上。
德国陆军与齐柏林公司新成立的德国飞艇运输股份公司合作,修建了用于飞艇起降的机场。
在法兰克福、不来梅、汉堡等多个地方,都修建了大型机场,并配备了运营齐柏林飞艇的设施。
原本该投入海军的预算,都转而投入到航空领域,这使得陆军航空队拥有了相当大的作战权限,预算也十分充足。
“我是齐柏林陆军中校。”
德国的陆军航空队,然而,被任命为航空队司令的却是一位与航空队规模不太相称的中校。
但没人对此有异议。
因为他正是齐柏林飞艇的开发者,退役的前陆军中校,应柏林皇宫的征召,重新回到陆军服役。
这意味着柏林皇宫为了组建能与英国海军抗衡的航空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表明了德国军方要将空军发展壮大的决心。
齐柏林陆军中校,他对齐柏林飞艇了如指掌。
前陆军中校的履历,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也赢得了航空队成员的高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