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的洛林军已经会合。”
法国临时首都防卫司令部,这个临时快速组建、位于第1区的司令部,正为准备巴黎城市战而忙得不可开交。
参谋总部早已转移,但首都防卫司令部仍留下了不少将领。
在巴黎即将沦陷的当下,这些军人不是那种会临阵脱逃的人。
甚至有人喊着要冲在前面,直到被人拼命抓住,才冷静下来。
“按照作战计划,他们本应与第六军会合……但由于战线迅速崩溃,洛林军撤退速度加快,结果被分割开来。”
“这本来是阻挡第一军的好机会,太可惜了。”
第15号计划早已失败,但按照美军军官团的战壕战教程构建防御线,这一点还是不错的。
问题在于,一些不信任战壕防御的部队指挥官擅自转为进攻,导致防线崩溃。
这无异于自掘坟墓。
因此,洛林军未能与法国第六军会合,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阿米安被德国第一军突破。
“唉……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当务之急是城市战。”
此时,德国第一军已在巴黎第16区和第17区展开战斗。
巴黎西部已被德军侵入,市民和军队纷纷拿起枪,冲向德军,试图将其击退。
城市战比预想的更有成效。
“隐藏在建筑物中的机关枪,见到德军就进行扫射,每条道路上都洒上了铁蒺藜,阻碍德军的进攻。”
对于首都防卫司令部来说,好消息是城市战进展得比想象中顺利。
“如果据点被突破怎么办?”
“即便据点被突破,巴黎市内熟悉地形的反抗者会通过小巷或隐秘的道路,绕到德军后方,攻击德军。”
“毕竟,城市内部就像迷宫,德国军不熟悉地形。”
巴黎人对这里如迷宫般的地形了如指掌。
在地形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法国军队,在城市战中更为有利。
更何况,城市战中的地形物都是建筑物,里面藏着什么只有法国方面知道。
“特别是巴黎的下水道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悲惨世界》中,维克多·雨果的小说里,很早就出现了主宰巴黎地下世界的下水道设施。
由此可见,巴黎的下水道设施规模庞大,比城市本身更加错综复杂。
但这对法国方面来说并非问题。
相反,巴黎市民中有大量熟悉下水道的专业人士,在他们的帮助下,时常有人潜入德军营地进行破坏,然后安全返回。
“巴黎的下水道很有名,这里也是失踪事件频发的地区。”
“是的,法国大G命时期,下水道长度就已经超过600公里了。”
“什么?那个时期就有600公里?规模简直难以想象。就算是蚂蚁窝也比不上吧?”
临时首都防卫司令部,参谋们经常提及几个关键设施。
首先,当然是作为巴黎城市战主战场的城市建筑和道路;其次,是巴黎如迷宫般的下水道;最后,是地下墓穴。
巴黎的地下墓穴是个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设施。
“那个埋葬着500万至600万具尸体的洞穴。”
让人不寒而栗。
>
【巴黎地下墓穴(法语:Catabes de Paris)是法国巴黎一处着名的藏骨堂,位于今天巴黎十四区的丹费尔-罗什洛广场。
在该墓穴的入口上方,刻着一句着名的铭文:“止步勿前!此处乃死亡之帝国。”。
该墓穴于数世纪前原为地下石灰石采石场。
1786年,巴黎爆发瘟疫,为了解决墓地不足和公众卫生危机的问题,人们将埋在市区所有公墓中的尸骨转移至此。
此后作为一个公墓一直使用到1814年。
粗略估计有六百万具遗体。
现已开辟为博物馆,有一小部分墓穴供公众参观。
超过四十代人的遗骸被存放在此以等待基督教预言中宣称的第二次降临。】
>
“嗯,只要能帮助法国军队就行。”
首都防卫司令部对此持乐观态度。
这简直是恐怖惊悚体验的终极之地。
德军要是进入漆黑的洞穴,说不定真会口吐白沫,休克而死。
要说缺点,就是法国士兵自己也难以轻易进入该区域。
从法国整体来看,也没有如此独特的设施。
“这简直就是三重要塞,巴黎本身就如同要塞一般。”
“是的,实际上巴黎由三部分构成。即便德军在地面城市战中获胜并占领,但只要他们没有占领下水道和地下墓穴,就不能算真正‘占领’巴黎。”
全世界还有像巴黎这样在城市战中如此棘手的城市吗?
巴黎这座城市本身就是要塞、迷宫和地狱三重结合体。
说实话,配备了机关枪、战壕、铁蒺藜的巴黎法国军队,相比战壕战,能打出更惊人的交换比。
“这是上天赐予的地形。”
这是为游击战精心安排的布局。
这里隐藏着能吞噬德军的怪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况且,目前只有巴黎西部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