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又打不过,死又不敢死,难道这些蜗牛就剩下壳硬了吗?”
美军驻留倭国的时候,可没发生过这种事。
军队解散后,连自卫队都没有,全部编入警察,成为维护公共安全的公安警察。
公安警察整顿了混乱的倭国,在六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被训练成了美军的鹰犬走狗。
当然,剩下的倭国军官中,也有不听话的将领四处游荡。
但一旦被美军抓住,不是被送去感化院,就是被关进监狱,然后就老老实实了。
‘前’美军军官,约翰·约瑟夫·潘兴少校,用厌恶的眼神扫视着法军指挥部。
这里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息。
“还不如那些向美军低头哈腰的倭国走狗,他们比法军好上一百倍、一千倍。” 但法军不同。
法国是欧洲的强国之一,不能像对待倭国那样随意打压。
不能让像以GHQ(驻日盟军总司令部)掌控倭国的冷酷无情的麦克阿瑟将军那样横行无忌的人来掌控法军。
嗯,这不是美军司令部直接决定的,据说是通过战争部咨询委员会推荐他来的。
战争部咨询委员会自美西战争以来就声名远扬,甚至把手伸向了这场大战。
听说杜鲁门部长也在咨询委员会插了一脚,不知是真是假。
这次被秘密派遣的潘兴,对这种推诿扯皮的行为感到厌烦。
“不过,战局还没有完全陷入绝境,不是吗?”
幸运的是,战线的形势还没有那么糟糕。
德军快速进攻的弱点。
进攻放缓的德军,在继续进攻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弱点。
由于快速的右翼机动,德军的问题开始一个个显现出来。
法军防线崩溃得太快,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这实在是颇具讽刺意味。
没办法。所有计划都有优缺点。
以速战速决为目标,几乎让德军全体进行迂回的施里芬计划,自然存在各种问题,而这次的败退,让其中一个问题凸显出来。
“德军第一军和第二军之间的间隔被拉得极大。这是德军在进行大规模右翼机动过程中的副作用。” 法军将领们瞪大了眼睛。
就算美军军官们让人讨厌,但德军呢?看到这些像卷心菜一样的家伙源源不断地涌来,法军肯定想把他们生吞活剥。
“如果进一步拉大这个差距,德军第一军和第二军之间的缺口会变得更大。从视察前线散兵坑的美军军官那里收集到的信息,只要再拉开一点,他们的侧翼就很可能暴露。”
“必须引诱德军。”
“嗯……”
法军将领们露出痛苦的表情。
话语权被削弱的他们,听到潘兴说出这个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可怜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但这些人,一般的冲击无法让他们放下自尊心。
或许直到战争结束都不会。
优点是他们可以成为不屈服的爱国志士,但缺点是,这些爱国志士可能还没冲锋一秒,就被机关枪或炮弹打成肉泥,化为乌有。
“得让他们更清醒些。”
在这个时候,如果法军按照潘兴所说的战术行动并取得胜利,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更大的打击。但在巴黎沦陷前,能让他们低头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效率极低。
对潘兴来说,这些又蠢又傲的法国“蜗牛”,实在是让他疲惫不堪。
“必须用法军第六军攻击德军第一军的侧翼。这样把他们往南引诱,就能进一步拉大与第二军的距离。”
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法军将领们陷入了沉默。
他们不是在思考“这真的可行吗?”,而是在想“如果成功了,法军会怎样?”
一些法国将领想站起来反驳,但旁边的将领不断劝阻。
在这里得罪美军军官,导致补给中断,可不是开玩笑的,巴黎真的会沦陷。
潘兴表情严肃,提高了声音。
“德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因快速进攻而拉开距离时,就是绝佳的机会。我们要切断德军的腰部。”
施里芬计划的破绽。
阻止德军进攻,稳固防线的绝佳机会,在这决定性的时刻出现了。
当然,人员大量伤亡是不可避免的。 “啊,对了。”潘兴少校突然想到一件事。“啊,菲利普·贝当将军应该会晋升为少将。
”潘兴语气坚定地强调。像菲利普·贝当少将这样的人进入法军参谋部,才能打破现在这些该死的“蜗牛”愚蠢的基调。
顺便说一下,潘兴本人并不是被派到参谋部的最高级顾问。
作为“被派遣”到顾问团的军官,有比他级别更高的顾问。
海军上将杜威。
奇怪的是,法军对美国海军并不抵触,连海军都很温顺。
此时,正在加勒比海教导法国海军军官的杜威上将才是最高级顾问,他把观察团的全权交给潘兴,自己专注于训练。
所以,现在的潘兴少校,实际上是被海军上将授予了全权。
“如果潘兴少校,按照你说的做,这次战斗还是失败了,你能承担责任吗?”一个不服气的老家伙发作了。
法国参谋部今天也不太平。
潘兴强忍着怒火,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你说什么?”幸运的是,他们军衔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