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散兵战手册。
事实上,美国是首个大规模经历以散兵突入、构建散兵坑并以机关枪扫射冲锋敌军这种战斗模式的国家。
要说问题的话,那就是对手是类似列强的西班牙,且美国陆军的伤亡人数仅几万而已。
德尔卡塞知晓这一事实,毕竟他曾担任殖民地总督,多少做过相关调查。
至于法国军部对此了解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法国军部对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吗?”
德尔卡塞真心发问。
此刻无需再虚与委蛇,时间紧迫,绕圈子也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所幸美国大使似乎也有同感,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们用后续物资做了交易。”
“啊?”
“很简单。法国军部虽然自尊心受挫,但补给完全依赖美国,所以尊重我们美国人的意见是必然的。”
法国军部就算是坚守自尊心很强,也深知没有补给就意味着失败,这是基本常识。
“军部肯定不会无条件听从吧?”
这是必然的,法国军部绝不可能因为这点理由就像狗一样顺从。
他们宁愿拔剑自刎,以荣誉的方式退场,或者尝试自杀式冲锋。
总之,绝不可能像狗一样乖乖服从然后承担后果。
“的确如此,但只要给军部留些体面和台阶,再给个名分,那就差不多了。”
美国大使竖起一根手指。
“所以我们提出了条件。如果法国军队严格按照美国陆军散兵战手册作战,却依然战败,那么后续的补给物资将以对法国军部有利的条件交付。”
有利的条件。
身为法国财政部部长的德尔卡塞不会错过这个措辞。
原本深深下垂的黑眼圈上方,眼中开始恢复生气。
“您的意思是,如果美国陆军的散兵战手册不管用,法国军部今后打仗就不用担心补给问题了?”
德尔卡塞请求确认自己听到的内容,美国大使欣然点头。
“是的,当然不是免费提供,而是以贷款方式提供物资,但这样能减轻法国军部的负担,也无需担心补给中断。”
实际上,这意味着会给予法国军队支持。
让法国军部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战争。
放宽国债担保条件并买入国债,如果法国眼看要战败,美国甚至有可能直接出面相助。
这样看来,法国军部确实值得考虑。
“不过……”
美国大使的话还没说完。
“美国大使馆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上校们会前往前线视察,逐一检查散兵是否按照散兵战手册作战,若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整改。”
这意味着法国军队首先必须完整地执行一遍散兵战手册。
只有得到确认并严格按照手册执行,这一点对法国军部来说,足以激怒他们。
德尔卡塞摸了摸下巴。
“不过这样确实能给他们一个名分。”
“不愧是法国财政部部长,您果然什么都明白。”
美国大使表情严肃地点点头。
这是一场冒险。
对美国和法国来说都是如此。但美国陆军如此强硬,若不是对散兵战手册有相当的自信,绝不敢摆出这样的姿态,这本质就是一场谈判。
而且从美国陆军的角度来看,也并非全无好处。
美军上校们可以进入法国军队进行视察,从而获取所有战争情报。
比如散兵战手册在大规模战争中如何运用,其优缺点、弱点,散兵的深度及改进方法等信息都能收集到。
也就是说,美军将士无需牺牲,几乎能免费获取战争情报。
“这对双方来说是双赢啊。”
又是杜鲁门。
德尔卡塞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
能提出这种交易的人非他莫属,而且双赢本就是杜鲁门谈判的基本原则。
杜鲁门并非不做只对自己有利的交易,只是通常不这么做。
这交易条件充满了杜鲁门的风格。
“……呼。”
德尔卡塞瞬间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但最终不得不承认这是无法拒绝的条件。
“说到底,法国军部和美国军部想要的都是胜利。”
法国的胜利。
法国军部绝非那种为了讨好美国就放弃胜利,把巴黎拱手让给德国军队的蠢货。
法国军部一旦下定决心,就会勇往直前,为胜利而战。
“啊,既然不能冲锋,那就得打造坚不可摧的防御。”
不管怎样,一旦协议达成,法国军部肯定会疯狂地投入其中。
从美国大使的话和手册内容来看,散兵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散兵坑的坚固程度和结构的完善程度。
德国军队的重炮虽然具有威慑力,但德国步兵和法国陆军步兵一样,仍未摆脱战列步兵的时代。
如果散兵战能按照手册运作,说不定能挡住德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