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德法战火骤燃:卢森堡沦陷后的局势推演与战略抉择

这种盲目的信任太可怕了。

当然,事情进展得确实很快,但杜鲁门也需要有人能反驳自已,提出质疑啊,可他们却完全收起了怀疑,这和狂信徒有什么区别。

他这运营的难道不是财政部,而是财神教吗?

杜鲁门不禁又打了个寒颤。

“大家一定要时刻考虑到事情可能不会如预期发展,时局变幻莫测,我又不是超人。”

杜鲁门警告道。

说实话,这挺可怕的。

这让杜鲁门想起那些高呼雅利安超人(übermensch)的大胡子。

但众人充耳不闻,只是敷衍地点点头表示明白。

真是一群疯子。

‘……目前的问题是法国的补给线。’

杜鲁门低下头。

“不管怎样,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这个。选择哪个法国沿海城市作为补给线才是最重要的。”

“您说得对。”

“……”

“我们在听。”

“……是。”

都到这份上了,杜鲁门都怀疑他们是不是在敷衍自已……但他还是继续说道。

“我觉得把波尔多作为法国的补给线比较好。毕竟如果法国失去巴黎,波尔多肯定是首先会被想到的城市之一。”

法国还有马赛、里昂等其他大城市。

但抛开其他因素,要想稳定地从法国支付银行接收物资,波尔多是最安全的。

原历史上,为应对巴黎沦陷的情况,也曾把波尔多列为候选地,所以实际上可以确定就是它了。

“如果我们的补给线崩溃,法国就会立刻倒下。因为他们目前正饱受物资短缺之苦。我们掌控着他们的命脉,但不能让他们就此灭亡。”

杜鲁门只给了他们第二季度定量的物资。

就这一点,法国的领导层应该会觉得物资充足了。

在陷入消耗战的泥潭之前,他们会这么认为的。

‘命脉已经掌控在手中。’

杜鲁门的目标是把他们变成穷困潦倒的乞丐。

必须把欧洲变成一片废墟。

而首先要消灭的就是军队。

必须尽可能消耗法国军队。

反正法国军队在毫无阻碍的德国面前会被击溃,但法国军队必须持续被削弱。

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最大敌人,就是欧洲列强的军队以及他们的年轻一代。

只有把这股势力彻底清除,美国才能登上世界之巅。

要持续消耗法国军队,就得削弱其经济实力,让它沦为债务国,同时还得持续提供物资。

这样他们才会继续战斗。

当然,从法国的角度看,这是值得感激的战略物资。

但知道这个大战略本质的人少之又少。

所有相关机密文件都已被销毁,除非有人能想明白,否则这个终极目标不会被泄露。

美国希望整个欧洲陷入绞肉机。

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一场伤痕累累的胜利。

欧洲大陆沦为一片废墟。

然而,变数总是存在的。

而消除这些变数,是杜鲁门作为财政部长的职责。

“但是,出现了一个重大麻烦。”

他皱了皱眉头。

因为出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波折。

“比利时遭到入侵,但英国议会却很安静。准确地说,威斯敏斯特宫很吵闹,但英国议会还没有明确表达参战的意愿。”

英国在拖后腿。

本以为英国议会会立刻表明参战意愿,没想到英国的政党们却在议会里争论不休。

“总之,英国参战的时间推迟了。”

英国应该不会不参战。

但由于议会里的争论,参战延迟已经无法避免。

毕竟一天都已经过去了。

“原因是什么?”

詹姆斯举起了手。

杜鲁门看向詹姆斯。

负责与纽约大型银行打交道的詹姆斯,很有可能大致知道原因。

杜鲁门从财政部情报局长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但实际上金融界可能会更快得知消息。

果然……问题出在英国金融的中心——伦敦金融城。

“英国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英国议会进行大规模游说。”

担保债务凭证(CDO)。

他们知道这个东西。

一旦战争爆发,伦敦金融城就如同在CDO这个炸弹上点了火,随时可能爆炸,陷入不知何时会被炸得粉身碎骨的不安之中。

他们早已知道这个“风险”。

为了阻止英国参战,他们不惜押上一切。

一旦失误,就会引发大问题。

一旦英国在战争中处于劣势,或者战败,伦敦金融城和英国金融就将宣告进入倒计时。

说不定仅仅是参战这个行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杜鲁门埋下的小种子引发了蝴蝶效应,正像台风一样席卷而来。

“英国参战越晚,法国就会越不利。”

但德国也不能太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