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美国战时经济棋局:资源、航运与金融巨头的协同操控

而此刻,它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繁荣。

“实际上,IMM预告了创纪录的业绩。财政部下达的所有海上运输任务都由IMM承担,纽约兵器局运往法国的军需物资,也都由经过特殊处理的船只运输。”

“这么说,IMM实际上是美国唯一的航运公司了。”

“是的,罗斯福总统也表示,与国家战时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在战时应该维持垄断体制。”

“战时结束后也得维持。”

哼。

杜鲁门把可乐从玻璃瓶倒进玻璃杯。

可乐比酒好的原因就在这里。

开会的时候不能喝酒,但可以喝可乐。

不管怎样,感受着清凉的气泡,杜鲁门继续说道。

啊,嗝。

“……战时结束后也必须维持,是有原因的。航运业是规模经济的王者。规模越大,利润就越能最大化。反过来说,规模越小,风险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成本处理也会变得困难。”

“确实如此。”

“这得跟罗斯福总统汇报一下。航运公司又不是只有美国有,要想获得压倒性的全球竞争力,就必须得垄断。”

杜鲁门想象着美国航运公司称霸世界的场景。

在21世纪他来到这里之前,丹麦的马士基(Maersk)航运是世界最大的航运公司。

它不像杜鲁门这样通过并购,而是通过类似斗鸡博弈的方式,把竞争对手都挤垮,从而占据了航运业。

嗯,准确地说,是2M航运联盟占据了主导,但马士基航运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航运是国家战时产业。仅仅拥有跨国超大型航运公司,就能获得巨大的国家安全利益。首先运输量就非常惊人。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向法国倾泻大量物资。”

法国支付银行。

从法国的角度来看,要想确保法国支付银行不被切断,仅仅施加压力是不够的。

市场垄断者走向灭亡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懒惰,不进行更新,肆意妄为,逐渐衰退,最终被带来全新模式的新兴竞争对手抢走市场。

没有优势。

那么,基本消费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转向其他选择。

所以必须要有优势。

而法国支付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IMM这家垄断航运公司。

“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运输的世界唯一航运公司。而且在世界各地的港口都至少有一艘商船,拥有强大的网络。能实现物资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精准送达的便捷性。”

实际上这就相当于配送业务。

但这个配送业务对于航运公司来说,几乎等同于生命线。

可以断言,在全球范围内能做到这一点的航运公司,几乎只有IMM和英国的冠达航运。

紧随其后的是德国的航运公司。

“资源供应网络由财政部介入,实现了美国的垄断,航运网络则由IMM不断吞并扩大势力范围。需求多得简直要爆棚了。”

美国现在只需要忙着数钱就行了。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

这确实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但杜鲁门放弃担忧了。

反正他们就是要动手。

就当他们会动手,然后行动起来。

“有种就开火试试。”

美国会愿意失去这个摇钱树吗?

通过资源武器化,美国尽可能地敛财,同时通过对俄罗斯的救援金融手段侵蚀其经济,还兼顾战时经济,出现了三重特殊情况。

通过资源狠狠地捞一笔。

通过战争武器产业再大赚一笔。

侵蚀俄罗斯经济。

美国就像把欧洲能吸的都吸干了一样。

只要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美国就能在3年内还清债务,成为债权国。

要是有人敢破坏这种局面?

美国肯定会立刻翻脸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保护华尔街资本家的利益而参战的。

美国就是担心借出去的钱打水漂才参战的。

“……”

等一下。

实际上,除了ASR食糖托拉斯,能享受这三重特殊情况的企业,要么是杜鲁门的公司,要么是接受杜鲁门投资的公司。

嗯……

“这事儿以后不会被说出去吧?”

杜鲁门微微皱了下眉头。

正如他所说,罗斯福的支持率突破80%,直线上升。

要是敢违背罗斯福的心意,随时可能会完蛋。

小主,

这得采取点措施……

“让国家基金进行投资吧。”

反正要大规模扩张业务,所需的投资资金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从其中拿出一部分由国家基金承担,形成国家基金的股份比例,这样罗斯福或许就会消停点。

这个想法还不错。

实际上因为是杜鲁门来运营国家基金,在决策过程中,和他的股份没什么区别。

他来垄断。

他的公司和银行,在他担任部长的财政部授权下,接受他运营的国家基金投资,投入到他策划的战争中。

这实际上就是一场个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