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欧洲的困境:滞胀危机下的挣扎与绝望

杀人般的物价,欧洲大陆在呻吟。

俄罗斯的禁运措施引发物价灾难。

因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而痛苦的民众,俄罗斯谷物出口中断致使谷物价格飙升至最高10倍。

法国示威队伍高呼“给我们面包”进行示威。

面对物价无止境的飞涨,各国财政部纷纷拉响紧急警报,他们的选择关乎国运。

——《华尔街日报》(WSJ)

这是几周前的新闻报道。

媒体聚焦于欧洲谷物市场的突然波动,报道了民众因物价飞涨而痛苦呻吟的惨状。

欧洲大陆与俄罗斯的关系降至冰点,民众只能用原本够一周买粮食的钱,勉强解决一天的温饱。

疯狂的通货膨胀,他们必须在物价上涨中求生存。

“没有哪个商品价格涨得像食品这么离谱。粮食越少,中间商的力量就越强大。”

恶性循环就此展开。

中间商更容易垄断日益减少的粮食,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倒卖。

那些不得不花10倍价格买面包的民众陷入了恐慌。

当然,这种情况不董事长期持续。

“该做什么一目了然。”

打击中间商,采取措施稳定物价。

财政部的职责很明确。

通货膨胀来了?那就降低物价。

基于这样的常识,中央银行开始行动。

纽约

财政部下属金融服务局

在纽约大型银行云集的华尔街中心,杜鲁门密切关注着欧洲的局势。

詹姆斯向杜鲁门搭话。

“这就是通货膨胀啊。”

“这不是通货膨胀。”

“啊?欧洲大陆物价都呈几何级数上涨了啊?”

“嗯。”

物价飞涨,确实像是通货膨胀。

但这并非真正的通货膨胀。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次的通货膨胀是俄罗斯人为控制供应,引发的自然资源冲击,并非自然发生的通货膨胀。

这是人为造成的。

而人为的冲击会带来副作用。

也就是说,这不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

既然是人为造成的自然资源冲击,那么物价和经济都会遭受重创。

“这是滞胀。”

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这两个可怕的因素相互作用,便造就了如今这地狱般的局面。

供应限制导致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加剧。

原材料供应不上,价格又昂贵,工业生产能力人为下降,经济衰退随之而来。

“现在这情况无法解决。”

要解决滞胀,办法并不多。

最好的办法是在工业生产能力遭受永久性损失之前,通过谈判恢复供应网络。

但俄罗斯现在正怒不可遏,只有杜鲁门斡旋谈判才有可能进行。

其次是参考20世纪美国解决因石油波动引发滞胀的方法。

保罗·沃尔克,“通胀斗士”。

他通过大幅提高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最终打破了滞胀局面。

当时也是因石油波动,出现了和现在类似的情况。

只不过现在是石油波动加上谷物波动的双重冲击。

“民众会叫苦连天的。”

“大幅提高利率”,保罗·沃尔克为了抑制通胀,将基准利率提高到了20%。即便市场最低只提高5%(实际上可能更高),那也意味着高达25%的惊人利率。

这可是一级金融市场的利率。

到二级金融市场,利率可能会飙升至80%甚至更高。

简直是疯狂的利率。

但结果是,通过这种极端的紧缩政策,吸纳了市场上的资金,抑制了通货膨胀。

“法国现在能把基准利率提高到20%以上吗?法国作为消费主导型国家,基准利率涨到20%,就相当于放弃经济发展。”

这就像饮鸩止渴。

法国现在就像被俄罗斯狠狠反击,又被各种问题缠身。

其经济根基因滞胀这场灾难而摇摇欲坠。

“……那法国会怎样呢?”

他们除了自我了断,几乎没有其他生存办法。

而且这种自我了断的手段极其残酷,近乎自杀,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能存活下来。

滞胀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只能听天由命了。”

“听天由命?”

杜鲁门微笑着,耸了耸肩。

“听美国的。”

如果没有粮食,如果没有自然资源,该怎么办?

在除了把利率提高到20%以上这种疯狂办法之外,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他们唯一的选择是什么?

求助,只能向美国求助,求美国放开供应。

美国通过出口限制应对俄罗斯的物价攻击。

“绝对不会轻易答应。”

美国占据主动。

人生真是世事难料,一直把美国当乡巴佬的欧洲大陆,如今竟沦落到要求助于美国的地步。

罗斯福现在估计正在白宫里跳舞庆祝呢。

杜鲁门也觉得很开心。

“很快各国就会来求助了。和国务院联动,做好应对准备。”

“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杜鲁门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们有可能成为他们唯一的救世主,还能掌控局势。

如果可以,当然要尽可能从中获利。

>>>

俄罗斯

圣彼得堡皇城

收到伯爵的纸条和杜鲁门提议的诺贝尔,此时正在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圣彼得堡分部。

今天正好是调查结果出来的日子。

“您召集我们是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