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列梅捷夫伯爵家族。
这是俄罗斯贵族世家(波雅尔)中处于顶级阶层的名门望族之一。
它曾是昔日俄罗斯最显赫的大家族,同时也是掌控莫斯科房地产的商业巨头之一。
“股票、房地产、金融,整个市场都一片黯淡。”
谢列梅捷夫伯爵陷入了沉思。
近期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极为糟糕,就连财政部的谢尔盖财政大臣都对此束手无策。
“财政部无能为力,意味着国家银行等手段都已用尽。即便如此大量印发卢布,通货紧缩的状况还是无法改善吗?”
“谢列梅捷夫先生,大规模农场的小麦出口量依旧保持稳定。”
“呵呵,朋友啊。如今全世界都在朝着工业革命迈进,难道我们就只盯着农业吗?作为大地主,稳固现有地位固然不错,但谢列梅捷夫家族的未来可是系于工业。必须得关注工业革命。”
在谢列梅捷夫看来,俄罗斯的工业实力虽说比不上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但也并非糟糕透顶。
只是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太过迅猛,而俄罗斯在谢尔盖·维特财政大臣的领导下,也在努力发展。
“虽说有些无能的贵族常常诋毁谢尔盖·维特财政大臣,但怎么说呢,他吸引外资的功绩还是值得称赞的。”
“是这样吗?”
谢列梅捷夫伯爵的侍从微微皱起了眉头。
伯爵呵呵笑着解释道。
“没错,你也该拓宽下见识,那些诋毁谢尔盖·维特部长的贵族们声称,外资会导致俄罗斯的财富流向国外。乍一听似乎有道理,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实际上,在俄罗斯再投资的资本更多。”
“先生,您是说在俄罗斯赚钱,然后再投资回俄罗斯吗?”
“对,我虽然不太喜欢那个背着沙皇挥舞大棒的谢尔盖·维特部长,但他的功绩还是得承认。”
谢列梅捷夫伯爵家族向来能冷静地分析局势。
正因如此,他们能获取大量信息,人脉资源也极为丰富。
他们是俄罗斯贵族阶层核心的家族,手中掌握的权力也极为强大。
俄罗斯的权力由三股力量构成。
贵族官僚、皇室以及资产阶级。
谢列梅捷夫伯爵家族既是“贵族官僚”,同时也是“资产阶级”。
作为历史悠久的伯爵家族,同时也是最大的商业巨头家族之一,他们手握重权。
所以,谢列梅捷夫家族的每一句话,都会对俄罗斯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石油、煤炭、钢铁以低价涌入俄罗斯,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不对,我说错了。不是面目全非,而是结构被重新洗牌了。”
“重新洗牌?”
“煤炭和石油价格降低,运输成本大幅削减。以往商品附加的运输成本逐渐降低,物价也就跟着下跌。垄断资本本想独占这中间的差价,但新兴势力涌入市场,打破了运输成本的壁垒,他们也无计可施。最终价格只能下降。”
“……因为财政部开放市场,使得外资更容易进入了。”
“对,而且铁路大亨们也活跃起来。钢铁价格都降低了,木材价格在俄罗斯更加便宜,于是他们开始大肆铺设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因此得以加速完工,铁路建设的形势还不算差。”
咔嚓。
他握紧拳头,捏碎了手中的水果。
尽管嘴里说着积极的内容,但谢列梅捷夫的脸上却渐渐浮现出阴霾。
“没错,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市面上的卢布开始短缺,这就是金本位制的困境。”
“国债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财政部只能通过印钞机大量印发卢布。”
“没办法啊。市面上的卢布要是枯竭,通货紧缩就会开始。不,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能洞悉财政部情况的谢列梅捷夫明白,俄罗斯的经济已经经历了通货紧缩,经济衰退正在加剧。
实际上,这是英国政府有意吸纳卢布,阻碍其流通,但谢列梅捷夫并不知情。
市场形势不佳。
圣彼得堡证券市场连日下跌。
前期印发的卢布早已超出极限,再继续印发,俄罗斯经济就会崩溃。
财政部只能关停印钞机,只能观望。
“财政部光是为了偿还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投入的国债,就已经焦头烂额。每年要支付2亿2000万卢布的国债利息,根本无暇顾及通货紧缩。”
“真是全面陷入困境了。”
“对,说实话,一开始我怀疑是像布兰诺夫尔这样以低价抛售石油和煤炭的家伙,但能源行业中间商众多,这些家伙根基深厚,难以彻底铲除。说不定不是布兰诺夫尔,而是中间商干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毫无头绪。”
“不过像布兰诺夫尔这样的石油公司和顿巴斯煤炭公司,他们也难辞其咎吧?”
“石油卡特尔的信息限制太严重,难以调查。更何况布兰诺夫尔疯狂地低价收购,通过敌意并购,将顿巴斯和巴库都吞并了,变得更加强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贵族们也不少牵涉其中吧?”
“不少?算上那些已经没落的贵族,恐怕得有好几百人牵扯其中。”
谢列梅捷夫陷入了沉思。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突破这种局面,增加谢列梅捷夫家族的财富吗?通货紧缩迟早会给俄罗斯带来恐慌。
全面的通货紧缩已经开始,并且已经持续了5年。
随时可能爆发什么危机,这一点也不奇怪。
为了不让谢列梅捷夫家族受损,必须制定在恐慌中获取资本的计划。
“你知道在恐慌中赚钱的方法吗?不一定非得是恐慌,经济危机时期也行。”
“先生,是囤积黄金或现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