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风云突变:普鲁士秘密警察的意外登场

为了去预订好的酒店办理入住,行李由副手们提着跟在后面。

“为什么柏林站有这么多普鲁士警察呢?”

“这里是柏林站啊,所以人多。柏林可是普鲁士的心脏,要是出了什么事可不行,不是吗?”

“但是……比平时多,而且感觉很肃杀。”

“我也有这种感觉,可能普鲁士发生了什么公共安全相关的事件吧。这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柏林的治安,他们会处理好的。”

杜鲁门挥了挥手。

他的眼神已经有些涣散,这是他思考计划时会出现的表情。

“我们在酒店做好引诱德意志银行的准备就行。”

杜鲁门耸了耸肩,笑着说道:

“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有特勤局和平克顿在,担心就是浪费精力。要突破这些人手,柏林站的普鲁士警察也得费一番功夫。”

特勤局和平克顿警卫们的肩膀挺直了。

他们感受到了客户的信任和期待。

毕竟,没有什么时刻比客户给予无限信任时更让人有成就感了。

而且杜鲁门的话也有道理。

“普鲁士警察要强行突破这些人手,抓住杜鲁门,确实不太可能。”

更何况,普鲁士秘密警察还不至于在柏林站发动枪战,他们还没疯狂到那种程度。

但是……

贝隆又看了一眼柏林站,然后转身离开。

“为什么从刚才开始……就感觉有人在盯着我们呢?”

>>>

办好酒店入住手续的第二天。

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前往德意志银行总部。

杜鲁门把一直以来准备的计划、基利安的建议以及贝隆调查来的资料,都在脑海中仔细梳理了一遍。

“其实,解决德意志银行的危机并不难。”

德意志银行的危机只有一个。

那就是投入到三个国家级项目中的巨额贷款。

投入到巴格达铁路项目、德国大型航运公司、克虏伯公司的巨额贷款,就像炸弹一样埋下了隐患。

但反过来说。

只要这三个项目偿还贷款,问题就解决了。

“不,也没必要三个项目都偿还贷款。”

现金流。

只要能解决其中一个项目的问题,让现金流动和流动性供应恢复正常,德意志银行就能摆脱危机。

因为每个项目涉及的金额都很大。

只要解决其中一个,现金流就会如海啸般涌来。

“德意志银行的危机只是时间问题。只要现在能撑住,德意志银行随时都能复苏。”

“反之,如果现在撑不住,那就万劫不复了。”

万劫不复。

“三个项目中只要有一个破产,就万劫不复了。”

“这都是德国政府的责任啊。这三个项目的贷款,不都是因为德国政府的贪婪才产生的吗?”

没错。

如果德国政府不那么贪婪,就不会发生这些事。

虽然德国大型航运公司的事不是德国政府直接导致的,而是克虏伯公司的手笔,但克虏伯可是国有企业啊。

这账确实得算在德国政府头上。

“巴格达铁路项目,毕竟帝国主义是当今世界的潮流,这方面有些无奈。”

巴格达铁路项目。

其实和欧洲列强的所作所为没什么两样。

英国的3C政策、法国的横贯非洲铁路计划,这些都是帝国主义时代的潮流,所以也能理解。

“但是德国大型航运公司和克虏伯公司的事,明显就是德国政府的贪婪作祟。”

克虏伯这个军工复合体,因为过度扩张,导致所有问题爆发。

这完全就是德国政府贪婪的体现。

“不过克虏伯会恢复正常的。德国大型航运公司也已经在准备低价钢铁,繁荣即将到来。偿还贷款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柏林银行界虽然目前有些动荡。

但从基本面来看,有德国政府的推动,基础还是相当稳固的。

因为有国家公共资金投入的可能性。

只是现在所有资金都投入到克虏伯的正常化进程中了,要干预德意志银行,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我们今天来,就是要和他们交易这个能让他们撑下去的‘时间’。只要有‘时间’,这些企业就能撑住,所以我们得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

会议室。

德意志银行的大型会议室里只有我们几个人。

考虑到谈判场合带太多警卫不太合适,所以只留了几个人在外面部署。

警卫们为了防止无政府主义者可能发动的恐怖袭击,在德意志银行入口处严阵以待。

在这个时期,恐怖袭击大多是无政府主义者所为。

“好久不见。”

嘎吱。

会议室的门打开,德意志银行的谈判团队现身。

但出现在眼前的,不是那个给人非常有亲和力形象的人,而是一群眼神犀利得像刀刃一样的家伙。

普鲁士秘密警察的制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眼就能看出,连级别很高的警察也一同出席了。

“……!”

我们惊讶地从座位上猛地站了起来。

即便不想惊慌,也忍不住为之震动。

走进谈判场的,根本不是什么德意志银行的谈判团队。

而是普鲁士秘密警察。

还有。

财政部长马克思推开门,走了进来。

“我是财政部的马克思部长。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了。”

马克思部长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谈判场的气氛瞬间凝固。

“先请坐吧。这会是漫长的一天。”

“……好的。”

在这种如履薄冰的气氛中,谈判团队纷纷就座。

>>>

普鲁士秘密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