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柏林宫廷风云:小毛奇的倒台与新任命

今天应威廉皇帝的邀请,杜鲁门以德国投资公司的身份进宫。

皇帝想要与德国投资公司进行协商。

“真没想到还会再进柏林宫廷。”杜鲁门吐槽道。

“连我都因为你,再次来到柏林宫廷了。”蒂森一脸的幽怨。

蒂森董事长虽是克虏伯的竞争对手。

但从德国整体来看,他在德国钢铁行业排名第二。

在柏林宫廷眼中,也是一家非常有潜力的德国企业。

“不过,德国投资公司和蒂森钢铁怎么会同时被召见呢?”

“嗯,这我也不清楚。”

德国投资公司和蒂森钢铁。

二者的交集在于钢铁。

德国钢铁联盟(VST)的实际控股公司是德国结算银行,而德国结算银行的最大股东是德国投资公司。

“德国钢铁联盟(VST)这样的控股公司持有蒂森钢铁的股份,所以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VST 正在逐步吞并德国的钢铁公司,就 VST 整体而言,实际上已是德国钢铁行业的龙头,这点你知道吧?”

“但 VST 目前还只是个联盟,并非单一公司,更像是一个企业联合组织。”

“对于德国人来说,这样就够了。”

“毕竟德国人本来就习惯这种企业联合组织形式。”

德国是股份公司合法化的国家,以企业联合组织形式设立法人是很常见的事。

仅看金融领域,大多数大型银行都是通过企业联合组织形式进行出资设立的。

钢铁行业也是如此。

这就是很多法人名称中带有“协会”这个词的原因。

而且。

表决权掌握在杜鲁门手中。

德国结算银行的加盟银行表决权属于杜鲁门,所以实际上德国投资公司就是德国钢铁联盟的核心。

“不过,宫廷里看起来很混乱啊。”

“嗯。不仅有柏林宫廷的行政官员,普鲁士军方和上议院议员也都进宫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身着制服的军方人员和穿着西装的议员们。

他们都聚集在柏林宫廷。

看着宫廷行政官员们忙碌的身影,似乎确实发生了什么事。

砰!

这时,柏林宫廷的门突然打开,一群军人涌了进来。

近卫军。

其中为首的是第一近卫军步兵营,警卫掷弹兵连。

这是德国皇帝个人的警卫近卫队。

“放开!放开我!我自己能走,为什么要这样拖着我!快放开!”

“小毛奇?”

小毛奇双臂被束缚着,像狗一样被近卫队拖了进来。

普鲁士军方的将领被如此羞辱性地对待,在德国军界是前所未有的事。

蒂森董事长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看来柏林宫廷发生大事了。”

“什么事?”

“看看周围。进宫的普鲁士高级军官们,没有一个人阻止对小毛奇的处置。”

德国帝国军队内部的情况。

那些克制的容克军官们只是皱着眉头,对小毛奇的遭遇只是冷眼旁观,甚至有人公然嘲笑小毛奇。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嗯,可能是传闻吧。光看小毛奇在克虏伯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柏林宫廷肯定一直忍着怒火。”

小毛奇被一路拖到柏林宫廷的地毯上,每拖一下,宫廷的地毯就皱起一块。

容克们皱着眉头,投以轻蔑的目光。

“你们这些混蛋!放开我!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小毛奇!小毛奇!居然这样对待一位少将级别的军官,还有没有一点名誉可言!”

小毛奇已经失去理智了。

他身上穿着的德国帝国军队制服皱成一团,粗暴的皇家近卫队真的像拖狗一样把小毛奇拖了进去。

小毛奇的喊叫声渐渐远去。

“不过,这也太过分了。”

单看小毛奇本人,可能不觉得怎样。

但小毛奇所拥有的声望、人脉和职位,都是不容轻视的。

更何况他是老毛奇元帅的侄子。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成为容克们团结起来的理由。

杜鲁门突然明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进宫的德国帝国军队将领、普鲁士上议院议员,还有内阁部长们肯定也都来了。”

“应该是这样,都到齐了。”

“刚才还看到德意志银行的人,贴现公司银行那边也有人,估计柏林银行圈的人也进宫了。”

“连柏林银行圈都来了?”

“是的,柏林的顶级权贵们都到齐了。他们就是引领德国的统治阶层。”

“所以呢?”

“您还不明白吗?”

忙碌的宫廷。

不断进宫的大人物们。

皇家近卫队。

像狗一样被拖进来的小毛奇。

那些无视他的权贵们。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容克们抛弃了小毛奇。”

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

>>>

砰!

门关上了。

觐见室里,皇帝已经坐在王座上。

杜鲁门和蒂森董事长行礼后,与皇帝面对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们来得正好。”

皇帝捋了捋胡须。

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我们很快就意识到这和小毛奇有关。

今天把我们叫来,肯定也是因为小毛奇的事。

“陛下万岁。”

“杜鲁门,把德国投资公司交给你,看来是天意啊。要是把德国军方的那些人安插在德国投资公司,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是这样吗?”

德国军方那些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柏林宫廷凭借德国帝国军队的绝对支持维持着绝对权力,但没想到柏林宫廷的主人会亲自指责德国军方。

蒂森董事长也在微笑的表象下,眼神中透露出犀利。

“啊,别用那种眼神。这次确实是德国军方做错了,德国军方的人竟然以分红的名义,从克虏伯拿走了四成之多,我也很震惊。”

“四成……”

四成可真是拿得太多了。

克虏伯的运营成本很高。

庞大的规模导致人力成本和设施费用翻倍。

尤其是在蒂森钢铁发起“死亡竞赛”的当下,克虏伯的运营资金几乎等同于没有。

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把运营资金的四成都拿去塞进自已的腰包,难怪柏林宫廷会生气。

“但据我所知,柏林宫廷也没少从分红里捞好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