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基利安在谈判开始还不到5分钟的时候,就表明了合并意向。
看得出,他是真的想推进合并。
杜鲁门心里有些慌乱。
“请稍等一下。”
杜鲁门伸出手示意,然后陷入思考。
基利安能从这件事里得到什么好处呢?当下,这成了杜鲁门最关心的问题。
毕竟,很难相信基利安会在5分钟内就做出决定,应该在谈判前他就已经决定要和巴斯夫合并了。
“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
在杜鲁门思绪纷乱之际,基利安一脸平静地端起了咖啡杯,悠然地喝着。
“……”
杜鲁门佯装沉着,直直地盯着他。
“谈判开始还不到5分钟,您就推进和巴斯夫的合并,这让我很怀疑。”
“是吗?”
基利安微微耸了耸肩,那表情仿佛在说这有什么不对。
“听说拜耳化学在清理制药业务后,财务结构变健康了。以后不用再把化工业务赚的钱投入到制药研发中,反而因为剥离了制药业务,拜耳的企业价值有所提升。”
基利安缓缓说道。
“……企业价值。”
杜鲁门喃喃自语。
听到基利安提到企业价值,他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猜想。
“难道他是想在我扩张拜耳、获取更多合并股份之前,赶紧完成合并?”
这推测有一定道理。
毕竟拜耳化学正在推进扩张的消息,染料行业早已人尽皆知,甚至都登上新闻了。
“说不定基利安就是想通过迅速表明合并意向,来给我的扩张计划踩刹车。”
他迅速提出合并。
反过来说,要是现在不合并,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撤回合并意向。
也就是说,拜耳化学的扩张计划会受阻。
“原本我预计合并谈判怎么着也得持续几个月。”
杜鲁门原本的计划是这样的:先试探基利安的态度,如果不行,就去接触其他大股东,或者直接和巴斯夫总部谈判。
走这些流程,起码得花几个月时间。想到这儿,杜鲁门越发觉得是这么回事。
“这是为了稀释我的股份比例而使出的手段?”
趁现在拜耳企业价值最低的时候推进合并,这样合并后的公司里,巴斯夫的股份占比就会更高。
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了。
“这可麻烦了,他这么做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这还只是猜测。
毕竟未经证实的假设,不能完全当真。
“哼,反正你也知道,这事儿肯定是有条件的。”
基利安坦率地承认他有所图。
这老头,可真是老谋深算。
基利安竖起一根手指。
“杜鲁门会长,你知道吗?几天前,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进入清算程序了。”
“清算?”
进入清算程序,就意味着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实际上正在走向倒闭。
仔细想想,这段时间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确实有动静。
杜鲁门记得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他们法兰克福分部已经消失了。
“原来是家族传承断了。”
“哦,你知道啊。就像你说的,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最后一位家主没儿子,今年年初1月份去世了,家族传承实际上已经断绝。”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个规矩:如果没有男性继承人来继承罗斯柴尔德银行,银行就不会传下去。
“没有男性继承人意味着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真的没有男性后代。
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最后一位家主只有三个女儿。
另一种情况是,在罗斯柴尔德家族里,“没有任何一位”男性成员愿意接手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业务。
“英国和法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放弃了吗?”
“你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规矩很了解啊。没错,其他罗斯柴尔德家族分支都拒绝收购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业务。”
杜鲁门一直好奇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怎么衰败的,原来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德国可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源地,承载着家族的荣耀,没想到如今却走向了破产清算。
“也正是因为他们对规矩如此严格遵守,罗斯柴尔德家族才能延续至今吧。”
杜鲁门不禁再次感叹。
不过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衰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巴斯夫合并条件中出现这一情况。
“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基利安低头看了一会儿咖啡杯,随后像是下定了决心,再次抬头看向杜鲁门。
“所以说……杜鲁门,你有没有收购德国罗斯柴尔德银行的打算?”
基利安面无表情。
他那若无其事的样子,让杜鲁门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
亚尔马·沙赫特也一脸难以置信。
“我觉得你收购德国罗斯柴尔德银行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杜鲁门没听错,这不是在做梦,是现实。
就这样,又一个“炸弹”在他面前爆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啊?”
杜鲁门的大脑瞬间一片混乱。
>>>
“这年轻人挺有意思。”
谈判很快就结束了。
实际上,基利安这是给杜鲁门来了个先声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