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他也很危险。
英国必须降低对杜鲁门·摩根这个钢铁巨人的依赖率,逐步收回主导权。
此前因运营困难,暂时将太平洋事务交予美国,但这片海洋终究是要收回的。
这与其说是贪婪,不如说是一种危机感,一种恐惧。
“搞不好英国经济会被杜鲁门吞噬。”
当然,贪婪也确实存在。
贝尔福个人也有强烈的野心。
“我要在我的内阁任期内,找回英国的全盛时期。”
他对英国当前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末年”的现状很不满意。
因此,贝尔福下届内阁将鼓励发展CDO,试图让英国经济重回维多利亚时代的全盛时期。
经济增长率提高,就能填补英国财政的缺口。
如此一来,英国产业界就能再次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而非被德国或美国超越。
“要实现这一点,原材料至关重要。原材料是英国产业界的生命线,所以英联邦的原材料必须由英国独占。”
澳大利亚。
近期有报告称,在这个主义时代,发现了最重要的原材料——铁矿。
目前已开设的铁矿场已超过30处,而这些铁矿全部归杜鲁门钢铁所有。
看吧,这不已经被吞噬了吗?
“罗伯特财政大臣,目前资金暂时不缺,但英国必须逐渐摆脱杜鲁门的掌控,你不这么认为吗?”
“你说得对。”
罗伯特财政大臣心里想,确实有道理。
但他不敢在上级面前表露出来。
贝尔福开始夸夸其谈。
“说不定杜鲁门·摩根建立的经济王国,也会因英国而衰落呢。哈哈。”
“哈哈哈。”
不行,这人简直疯了。
得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罗伯特财政大臣感觉后背冷汗直流,他悄悄离开了贝尔福的办公室。
“那我先告辞了。”
“好。”
砰。门关上了。
“……疯子。”
罗伯特财政大臣小声骂了一句,加快脚步离开。他的目的地是杜鲁门所在的贵宾馆。
>>> 对英国局势的应对及未来展望
“呼……原来是这样的情况。”
英国财政部贵宾馆。
罗伯特财政大臣脸色苍白地向杜鲁门跑来,开始讲述对美元极度担忧的事情,杜鲁门适时做出反应,沉重地点了点头。
“情况严重吗?”
“不,短期内应该没问题。”
在金银尚未分离的时代,得知贝尔福下届内阁对CDO感兴趣,这消息相当可怕。
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GDP大国。
如果这个“炸弹”经过数十年酝酿,变成超级炸弹,届时就无法挽回了。
说到底,在金本位制下无法进行量化宽松。
英国将走向毁灭。
“这就是命运吧,只能接受。”
不过,好在短期内不会爆炸。
2007年的次贷危机和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闭,也是在格拉斯 - 斯蒂格尔法案废除约10年后才发生的灾难。
考虑到那时已是现代化、电子化完全成熟的阶段,金融交易速度更快,英国在炸弹爆炸前,或许还有二三十年会相对安全。
当然,这里的CDO是企业债券,与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有所不同,但一旦信用评级失控,结果都一样。
“罗伯特财政大臣,短期内应该没问题。”
“是吗?”
罗伯特松了一口气。
毕竟杜鲁门在美国凭借《信用法》掀起了一场风暴,站在罗伯特的立场,这肯定非常可怕。
杜鲁门甚至动用国税局去威胁投资银行。
——到底是什么原因,要做到这种程度?
杜鲁门推动通过的《信用法》,任谁看都觉得过分,令人窒息。
小主,
“幸运的是,CDO目前还处于原始阶段。”
英国目前还停留在原始的CDO阶段。
预计银行放贷,以债权为抵押再次放贷,伦敦金融城仍被困在这个循环中。
信用评级尚未失控,金融衍生品也没有毫无节制地泛滥。
呼……
“但堕落往往在一瞬间。”
CDO本身并非邪恶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贝尔福的期望也并非完全错误。
信用创造的经济效应确实能推动英国经济增长。
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稳健”运营。
这就像是埋下了一颗巨型地雷。
是杜鲁门摧毁英国的最后手段。
虽说当时全球金融市场不像21世纪那样紧密相连,但也无法完全不受影响。
美国当然也会受到冲击,只是相对其他国家影响较小。
杜鲁门将掌控着CDO这个可怕的“炸弹”,逐步让它壮大。
“反正英国已经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既然贝尔福的决心如此坚定,英国经济实际上已被宣判了死刑。
“杜鲁门。”
“嗯。”
“你不生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