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隆董事长面色冷峻地走出联邦储备系统大楼。
他的脸因愤怒而扭曲,仿佛怒火在心底不断堆积、酝酿,此刻的他显得格外可怖。
秘书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向梅隆董事长问道:“你和杜鲁门行长的交易,是不是有什么不满意的条件?”
梅隆董事长停下了脚步。
他瞪大了眼睛,仿佛在质问对方怎么会觉得自己表情可怕,然后看向秘书。
“不满意?我?”
“是的,你表情不太好,所以我有点担心。”
“担心?啊……”
梅隆董事长先是冷笑一声,接着突然放声大笑。
“哈哈哈!”
“董事长?”
“不,恰恰相反。杜鲁门的提议让我惊叹不已,我正沉浸在细细品味之中呢。非常满意。”
他挥了挥手。
梅隆董事长回想起杜鲁门的话。
- 成立一个联合追偿公司吧。
“真是出乎意料。”
梅隆董事长原本只考虑了两种情况:要么拿了钱走人,要么直接答应对方。
他本想试探一下摩根董事长的话是否靠谱。
“没想到他会提出携手合作,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
“你知道吧,现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假扣押、假处分,比债权追偿的优先级更高。”
“是的,所以你不是打算放弃高收益债券吗?反正这些债券已经沦为垃圾,你也不想陷入法律纠纷。”
“没错,既然已经通过债权期权把能捞的都捞了,高收益债券现在不过是一堆废纸。可杜鲁门却愿意接手。”
一旦杜鲁门方面在专利侵权禁止处分后进行追偿,他们捞完剩下的残羹冷炙,就会是自己这方的所得。
要么乖乖接受这点残羹,要么陷入法律纠纷,相比之下,卖掉这些债券显然更划算。
“可他提议把我们的债权和他们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合并,成立一个联合追偿公司。”
联合追偿公司,股权比例至关重要。
就高收益债券本身的性质而言,其价值已然如同垃圾,也被称为垃圾债券。
但杜鲁门持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价值却不可小觑。
对冲基金占75%,债权团占25%,按照这个股权比例,追偿公司成立了。
各方将自己拥有的基础资产(债权、请求权)委托给追偿公司,这样追偿公司就拥有了追偿的权利。
“这是一个除了债务人,所有人都皆大欢喜的结构。”
杜鲁门凭借绝对优势的股权比例,独占了表决权。
也就是说,杜鲁门不花一分钱,却达到了收购债权的效果。
他凭借损害赔偿请求权和高收益债券这两把利刃,足以将贝德勒姆彻底击垮。
那债权团呢?
说白了,反正损害赔偿请求权会让杜鲁门把利益全捞走,自己这方只能喝点汤,可成立联合追偿公司后,实际债权价值反而上升了。
简单来说,能瓜分的利益更多了,也就意味着能分到更多。
“杜鲁门获得了更强大的追偿权。他的手腕今晚已经得到了证明,我们就等着坐收分红就行。”
除了倒霉的债务人。
所有人都开心。
“非要用个词来形容的话……这简直可以称之为创新经济。”
梅隆董事长摸着下巴,细细品味着杜鲁门的布局。
太令人惊叹了。
难怪摩根董事长会对他赞不绝口。
“原本我还怀疑杜鲁门是不是摩根董事长的亲信,现在看来,他是个天才。不,或许用‘怪物’这个词来形容他更合适。”
梅隆董事长嘴角浮现出温和的笑容。
“梅隆银行今后会竭尽全力,成为MFK对冲基金的核心合作伙伴。估计这次贝德勒姆要分崩离析了。”
“分崩离析?”
舆论肯定会哗然。
这次无畏舰事件,外界都说是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国家冲突。
但事实并非如此。
至少在一直关注对冲基金的梅隆董事长看来,作为纽约十大银行的行长,他有底气这么说。
“这是麦金利和杜鲁门之间的权力之争。”
这是白宫和华尔街的权力之争,更进一步说,是国家和资本的权力之争。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
但这件事的本质却不容小觑。
所谓分崩离析,往往就是如此。
看似微小,却触及时代本质的边界线。
而他有义务为了华尔街和梅隆银行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力支持华尔街。
这就是他今天与杜鲁门会面的根本原因。
“我只是希望为了未来,华尔街,也就是资本,能够占据优势。”
如果,真的如果。
杜鲁门有朝一日能战胜白宫,证明这个先例,证明资本可以战胜国家。
那么,哪怕就在第二天。
世界必将被资本所充斥,华尔街的全盛时代也必将到来。
讽刺的是,这种迹象已经从白宫显现出来。
小主,
梅隆董事长紧紧戴上手套。
“据说罗斯福副总统候选人转为中立立场了。反垄断先锋的他选择中立,这表明美国当下的潮流正朝着有利于华尔街的方向发展。”
“只有白宫朝着相反方向走。”
“没错。只要麦金利放不下自尊,不展望未来,很快就会原形毕露。”
梅隆董事长耸了耸肩。
“虽然现在连任在即,想要平息事端并不容易……”
但他坚信。
旧时代的麦金利会被资本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