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从纽约撤离

>>>

对冲基金秘密地向所有子公司发出了警告报告。

距离季度业绩发布还有充裕的时间,这是给予各公司撤离的时间,也是让他们有时间对投资组合进行重新配置,这警报声,就如同金丝雀的鸣叫一般明确。

“赶紧把投资组合拿出来!现在立刻就得开始重新配置!”

“我们的安全资产比例是多少来着?”

“但我们不能一边观察趋势,一边慢慢行动吗?毕竟没人知道确切的时机。”

“要是有闲工夫说这种话,还不如赶紧考虑抛售!”

对冲基金的子公司们,合伙人都察觉到了紧急情况。

银行董事会迅速召开,银行合伙人相互商议,开始着手调整投资组合。

然而,当他们看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持续飙升的行情时,原本急切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

“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还一片繁荣呢,感觉就像在嘲笑对冲基金的卖出头寸是愚蠢的行为,股价还在不断攀升。”

“但到目前为止,对冲基金有出过错吗?”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没有绝对的事。谁知道对冲基金这次会不会错呢。”

这就是市面上对冲基金给人的普遍印象。

作为管理着华尔街三大基金的资产管理公司,他们在基金运作方面有着精准的把控,能创造出惊人的收益率,是华尔街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但也仅此而已。

虽然有传言说他们有摩根家族做后盾,但除了少数几位董事,其他人对董事长的真实身份都一无所知。

“我们也得考虑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走势可能与对冲基金的预期不同。毕竟杜鲁门董事长也不可能永远正确。”

没人知道对冲基金的根基究竟有多深厚、多广泛。

只有华尔街最顶层的那些人心里清楚。

所以,他们只能凭借“常识”来做判断。

“不过,既然对冲基金都给子公司发警告报告了,他们肯定是察觉到了什么吧?”

“这是给子公司们最后的撤离机会吗?”

“谁知道呢。”

杰森·卡尔银行,杰森和卡尔也陷入了类似的思考。

“不管这是不是真的,我们要做的事都不会改变。如果对冲基金预测到未来某个时候会爆发危机,那危机迟早会来,这是必然的。”

“看来除了重新配置投资组合,没有别的办法了。”

像银行这样资产规模庞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由于大量持有股票,想要一次性抛售或买入并不容易。

一旦大量抛售,就只能以低价出售;而一次性买入,又只能高价买进。

所以,他们必须小心翼翼、逐步地调整投资组合。

“这还真是个难题。”

“唉,不过好在我们是对冲基金的子公司。要是没有这份警告报告,我们现在可能还在纠结要不要买入股票呢。”

“杰森,现在还不能确定市场就会下跌。”

“我可从没见过对冲基金盲目行事。”

杰森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们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繁荣的时候,还重新配置了卖空基金的投资组合,投资到了桑托斯·杜蒙特,这个月已经获得了10%的收益率。”

虽然对冲基金的做法有些恶趣味,但他们总是在获得收益率之后,才发布自己分析的报告。

“这很正常,如果大家都相信这份报告并跟风,那提前布局就没有意义了。”

“杰森,你是说,这份简短又缺乏依据的警告报告,实际上是基于大量资料分析得出的对冲基金的预警?”

“我是这么认为的。”

这有一定的道理。

不,杰森说得没错。就他们所知,对冲基金至今从未失败过。

他们的策略精准而巧妙,甚至被人评价为就像一切都在既定剧本里进行。

“但要相信这份报告,还是有点难。再怎么说,就凭这几张纸的警告报告就采取行动,有点……”

“卡尔。”

杰森拿起报告。

“我们必须相信。”

“杰森?”

“我们应该反过来想。如果他们害怕了,就会给我们一份厚厚的、内容详实的报告,让人们相信。这样他们之后就可以说,有这些证据,所以我们的失败是合理的。”

“……就像其他投资者利用媒体炒作那样?”

“对,但既然已经确定即将发生灾难,还需要详细的依据吗?他们只会嘲笑那些不跟随的愚蠢之人,然后自己采取行动。”

对冲基金毫无根据就将头寸转为卖出。

哪怕他们只拿出倭国结算银行的几份会计资料,人们可能就会相信,但他们没有这么做。

据情报分析师说,倭国结算银行已经对会计资料进行了加密,无法查看。

“有什么行为能比亲自用自己的资产卖出,更能证明‘卖出’的可信度呢?”

华尔街骗子横行。

有谎称每天收取100美元就提供股票信息的骗子,有以操纵股价为由收取会员费后却跑路的骗子,还有以介绍经纪人为名骗钱的骗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靠嘴上说,谁都能夸夸其谈。

但对冲基金却闭嘴开始抛售股票。

至少作为对冲基金子公司的他们,应该明白其中的含义。

“而且我们的投资组合中,60%是安全资产,40%是风险资产。和其他资产管理公司相比,我们已经很稳健了。有些公司的风险资产甚至高达100%,他们要调整投资组合可就难多了。”

“……”

“卡尔,相信我。”

杰森目光坚定地看着卡尔。

卡尔与他对视片刻,然后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

“嘎吱”一声。

“……要卖出吗?”

卡尔做出了投降的表示。

>>>

“该死!”

伴随着一阵混乱,家具在空中乱飞。

在这一片混乱中,一个男人满脸怒容,继续发泄着他的愤怒。

“对冲基金,这些该死的胆小鬼!纽约证券交易所都要崩溃了!客户们都在撤离!”

“哐当!”

椅子飞出去,撞到墙上摔得粉碎。

男人喘着粗气,穿着凌乱的西装,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有必要发这么大火吗?”

“我们可是连杠杆(债务)都用上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投资。现在客户资金大量撤离,投资资金都快没了10倍!”

华尔街的投机者们,自从对冲基金如彗星般出现后,资产管理公司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冒险投机型,另一类是稳健投资型。

稳健投资型的公司,要么加入了MFK对冲基金成为子公司,要么与对冲基金建立了合作关系。